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企业年金因其延期支付功能和灵活的分配机制,往往成为企业引才留才的一大“金招牌”。早在2021年,江阴就先行先试,率先出台政策鼓励企业阶梯式建立年金制度,使出了护航企业拴心留才的“杀手锏”。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市已有30余家企业成功备案运营企业(人才)年金,惠及职工超6700人。
赵见晓是江阴塞特精密工具有限公司的一名信息技术工程师,主要从事生产线的信息化改造及精益生产建设工作。自去年1月开始,他就多了一个年金账户,账户内每月定期有资金汇入。这正得益于塞特精工推出的人才年金制度。作为企业年金中为人才量身定制的一类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人才年金也是早积累、多得益,且更具灵活性。赵见晓为自己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的标准,他退休之后每月可以额外领取近3000元,能够持续领取10余年。这让他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又多了一重保障。“我在公司已工作10年。如今,公司实行年金制度,并且承担了80%的缴费比例。这让我感受到公司对我们员工的重视和认可。”赵见晓说。
塞特精工董事长沈云彪告诉记者,人才年金制度实施一年多来,企业的人才吸引力及职工的归属感显著增强。这些潜在的变化直接反映在企业的经营数据上:2024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今年一季度同比大增23%。“人才年金主要面向高学历人才以及技术骨干。我们为去年引进的一批‘双一流’高校学生购买了人才年金,他们都很愿意留在公司发展。可以说,人才年金制度切切实实为我们留住了人才。”人才年金取得的成效让沈云彪倍感惊喜,也坚定了他未来将这一制度推广至全公司的决心。
为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提升企业建立年金制度的积极性,近年来,江阴严格落实降费减负政策,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20%降至16%,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同时,出台“企业人才参加企业年金集合计划”,提供金融服务、政策咨询等专业团队服务,支持暂不具备发放全员年金条件的企业,优先为符合单位发展需求的人才建立人才年金。下阶段,市人社局将加强政策宣传、加大支持力度,开展“点对点”服务、“一对一”指导,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让人才在江阴更好安心安业,让企业育才引才留才的底气更足,实现人才、企业、城市的“三赢”。(徐丽莉 张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