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如种树。近年来,海门法院积极创新青年干警培养机制,坚持“干、练、学、比”相结合,为其铺路子、压担子、搭台子,以“雨露”浇灌“青苗”,赋能年轻干部破土拔节、快速成长,为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铺路子,助力青苗“向下扎根”。组织青年干警成立“海法研习社”,邀请上级法院行家能手、本级法院审执尖兵,常态化开展政治学习、业务培训,定期分享心得感悟,促进思想交流、思维碰撞,全方位提升青年干警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对青年干警的关心关爱,推动谈心谈话全覆盖、专题座谈常态化,认真聆听干警谈感想、话体会、找问题、谋未来,精准掌握干警在职业培养、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促进年轻干部与组织交心、组织为年轻干部解难。
压担子,助力青苗“昂扬破土”。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举办法官助理庭审观摩、文书制作技能比武,采用“同听一场庭审,同写一份文书”形式,重点考察对法律关系及事实认定、文字组织能力、释法说理等能力,为青年干警树立信心、展示才能提供广阔多样的平台。开展“晒绩述职”会,每期选取多名不同岗位的干警就近期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引导鼓励青年干警“挑重担、亮成果”,切实营造年轻干部“想争先、敢晾晒、扬斗志”的浓厚氛围。
搭台子,助力青苗“拔节抽穗”。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和发展理念,注重年轻干部工作的系统规划和长远谋划,制定《人才培养五年计划》,贯彻落实《法官助理分阶培养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完善法官助理分阶培养机制,将法官助理分为初阶、中阶和高阶三个培养阶段,对各阶段培养目标、工作职责、评价体系进行科学设置,让法官助理的成长路径有章可循,进一步拓宽人才队伍锻炼空间,打造法官后备力量“蓄水池”。
雨后百谷生,人间春色长。海门法院将持续深化“人才兴院”战略,持续激发青年干警能办案、快办案、办好案的内生动力,培养一支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年轻干部队伍,为司法审判工作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江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