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阳山“一只桃”“一串花”“一条鱼”“忆三白”成独特地标

  躬耕“土特产”,科技深融“农家大院”

  万亩桃林粉黛花季进入尾声,与之无缝连接的又一新品绽放。4月15日,阳山紫云涧建成开放,这是阳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重点打造的紫藤文化、产业及科研平台。当天,园内的无锡紫藤展示馆迎来江苏省农科院休闲农业研究所博士工作站、省内唯一落地的紫藤科技示范基地及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实践基地揭牌,聚焦种质资源“紫藤之芯”研究,推动紫藤产业的科学化、品牌化发展。“把特色资源转化为好品质、好品牌,科技融合点‘土’成金,实现特色产业‘多点开花’,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阳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负责人说,阳山“不止于桃”,农业“芯片”植根“农家大院”,长出丰硕果实。

  全域深耕,“土特产”扎根山水间

  李小鹏大学毕业后来到阳山投身水蜜桃种植。时下正值水蜜桃花季结束进入挂果期,他在桃园配备气象传感器、土壤传感器和病虫害物联网监测系统等,探索桃园数字化智慧种植模式。“与传统‘躬耕’模式不同,如今科技手段更新了,智慧果园能实时监测桃树长势情况,得到智能比对数据,指导桃农进行科学处理,提高生产效率。”李小鹏说,与此同时,将农业生产和文旅研学相结合,设计“云上认养一棵桃树”“共享菜地”等研学课程与活动,为水蜜桃产业注入新发展活力。

  “不止于桃”,阳山的“一串花”也成为独特的农业资源并得到发掘。在安阳山南麓的阳山紫云涧内,一棵150余年的老古紫藤也迎来串串花儿的盛开期。园中种有银藤、麝香藤、长穗紫藤等紫藤品种十余种,紫藤游廊超150米。“紫藤产业正成为阳山着力打造的又一‘土特产’,立足产业融合,将紫藤元素融入旅游度假。”阳山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正在推动构建的“紫藤+”产业体系,围绕餐饮类、住宿类、夜游类等共“10大类、38小类、100+产品”制定开发计划,打造“有文化内涵、有风情特色、有深度体验”的紫藤系列项目。

  依托青山绿水,新江南“鱼米之乡”出圈。4月15日一早,新建成的无锡阳山现代渔业产业园开启当年的养殖季,有着30年养殖经验的专业户殷师傅带领员工在70亩新鱼塘里放下4万尾青鱼苗。“引来太湖水,吃螺蛳长大的青鱼,是来自阳山本土优质的青鱼苗种。”无锡太湖阳山水蜜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建峰说,阳山“一条鱼”是久负盛名的“陆区”牌青鱼。周边桃林环绕的园区占地面积约130亩,正在建设集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农旅融合于一体的现代化渔业示范基地。

  科技铸链,“农家大院”研发“芯片”

  省“三带能手”、省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领办人孙建勤喜欢探索不一样的农业技术。在阳山农业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他率先尝试种桃机械化、科技化,自主创新形成无锡水蜜桃宜机化健康栽培方面的相关集成技术标准和模式,解决无锡水蜜桃产业振兴的短板和瓶颈问题。“一批植根桃林间的科技桃农不断创新攻关,致力于提升水蜜桃科技含量,也使阳山水蜜桃的种质资源得到深度研究和利用。”阳山相关负责人说,近日,省农科院亚夫科技服务“惠山阳山工作站”挂牌,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的同时,培养一批专业大户和示范户,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推广。近年来,阳山水蜜桃的科研人员与省农科院紧密合作,通过定向培育,成功培育出水蜜桃新品种2个。

  农业“芯片”保护与研发同步,“忆三白”带动渔业转型升级。“阳山境内水产条件优越,目前水产养殖面积1100余亩。”以渔业闻名的住基村党总支书记陈志健说,在建的核心示范区打造无锡新江南“鱼米之乡”,包括现代种业提升、种质资源创新研究、渔农综合种养、绿色智能养殖及渔农旅融合发展等内容,构建全景式桃源水乡田园综合体。阳山与中国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合作,渔业专家进驻村庄,与阳山携手打造集“科研、文旅、培训、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渔农综合种养基地,“目前收集了翘嘴红鲌、沙塘鳢、太湖鲫鱼等太湖土著鱼类原种,其中翘嘴红鲌群体数量已达2000尾。”鱼类种质资源库不停扩容,打造阳山又一兼具良种优势、技术支撑与品牌基础的农业特色品牌,“共建全景式桃源水乡田园综合体,实现‘游山水太湖、品鲜美三白、赏最美阳山’的发展目标。”

  产业融合,“青年团”躬耕“土特产”

  陆钰琳是在阳山首个卖桃子达到上千万元销售额的年轻人。“从种桃开始,切入网络销售等新赛道,年轻人大有可为。”陆钰琳说,作为市级青创农场,她的蜜桃匠合作社现有种植基地300亩,生产分拣中心2000平方米,直播基地500平方米,年销售额3000万元。陆钰琳组建的“青年团”虚心向有经验的桃农取经、灵活调整销售策略、大胆开拓销售渠道,不断扩大阳山水蜜桃的知名度和销路,并率先在阳山建立冷链供应链。2022年,蜜桃匠合作社组建第一个在产地做阳山水蜜桃直播的团队,逐步收获20万粉丝。她还吸纳年轻力量加入,配备有经验的老把式进行师徒结对,缓解当地种桃技艺传承断代问题。

  培育新农人是阳山推动农业特色品牌建设的重点规划。阳山因地制宜打造的“惠农学堂”,从高校院所聘请科技特派员,培育“乡村工匠”,开设种植教学、电商培训、职称评定等专业培训班,建设水蜜桃科技种植实训基地和电商教学实践基地,从“种植生产”“产品加工”“市场销售”到“品牌建设”“融合发展”“产业升级”,全链条、多维度壮大农村“新农人”队伍。

  “阳山攥牢水蜜桃、‘太湖三白’、紫藤三张农业种质资源‘芯片’,瞄准‘农文旅+康养’新赛道,将有序推进新水蜜桃交易市场、太湖三白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中心、无锡阳山现代渔业产业园、紫藤基因研究所建设,做精当前桃胶、桃木雕等20余种桃衍生产品,全面拓展销售市场触角,持续扩展‘一片桃源’多元化经济。”阳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负责人说。(裘培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