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阜宁县民政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组织+银发智库”三维联动,以“堂站共建”民政综合服务站为孵化载体,重点培育一批有民生情怀、发展潜力的老年社团,构建结构合理、专业互补的银龄人才方阵,打造“阜爱有宁 益老童行”志愿服务品牌矩阵,培育壮大“银龄行动”队伍,生动诠释“夕阳无限好,晚霞别样红”积极老龄观的深刻内涵。

  叩响幸福门,温暖银发人

  “奶奶,来对着镜头笑一笑!”在阜宁县陈良镇新涂村的低保户王奶奶家中,春苗爱心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老邵举着相机,为老人拍下了一张“幸福留影”。这是“银龄行动”中的温情一幕。志愿者们分为5支志愿小队,深入陈良镇的14个村,为困难群众提供服务类社会救助。通过“拉家常式走访”与邻里交流,详细了解低保、特困等民政服务对象的居住环境、生活情况、健康状况、困难诉求等,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并宣传安全常识。这支志愿服务队大部分由退休的医生、教师等群体组成,是“银龄行动”中的中坚力量。“困难群众大部分是老年人,我们年龄相差不大,沟通上没有距离感,更能体察老人没说出口的需求,有时候陪着聊会儿天,帮着处理些生活难题,不知不觉间就能解开他们的心结。”“银发志愿者”刘阿姨一边检查老人家里的燃气阀门,一边动情地说。

  银龄绽芳华,余热映彩霞

  “望天空雪如柳絮纷纷舞,看人间灯笼如海汇成河……”婉转动人的《祥林嫂·天问》淮剧唱段从城市广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飘然而出,引得路过的老人纷纷踮起脚尖在窗边驻足停步。“奶奶快进来坐!里面有演出呢!”志愿者们亲切地招呼着,搀扶老人们入座。舞台上,双桥农民艺术团的志愿者们正在倾情演出。这支由退休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的“银发艺术团”,平均年龄65岁,却个个神采奕奕。他们虽非科班出身,却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将快板打得铿锵有力,淮剧唱得韵味悠长,小品演得妙趣横生。台下观众时而轻声跟唱,时而开怀大笑,掌声此起彼伏。“演得真好啊!”观众席上的李阿姨情不自禁跟着打起拍子,激动地说:“这活动真不错,让我们这群老年人既能找到乐趣,又能发挥余热。我会唱淮剧,等下我也要报名参加!”

  同心筑暖巢,婚辅润爱苗

  在林海社区长者幸福食堂,场内洋溢着满满的温馨氛围,“银龄行动”之婚恋心理健康讲座在这里温情启幕。来自心理学会的退休干部、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顾春兰以《如何建立健康的恋爱关系》为主题,为辖区内适婚青年、离异人士及中老年群体带来了一场专业的婚恋指导课。讲座采用分众化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群体的情感需求展开精准指导:为懵懂的年轻人解析恋爱初期的沟通艺术与相处之道;帮助离异人士剖析婚姻症结,重塑情感信心;特别针对中老年群体,从心理调适到生活融合,细致讲解如何开启美好的“黄昏之恋”。活动现场还创新设置了“情景模拟”“心愿树洞”等互动环节,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参与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顾老师教的这些方法实用又暖心,原来感情还可以这样经营。”适婚青年小陈在活动后不禁感慨道。

  下一步,阜宁县民政局将继续深耕“堂站共建”,扎实推进“银龄行动”提质增效,以服务效能升级,筑牢幸福根基;以参与路径扩容,激发银龄活力;以需求响应精准,绘就晚晴画卷,让银发智慧在阜宁落地生根,乐龄芳华浸润每一个角落。(邹蕾蕾 胡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