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0个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到来之际,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钟秀街道创新开展“‘阅’见生态变迁 共护美丽运河”主题阅读活动,将全民阅读与生态文旅深度融合,带领市民在千年运河畔感受城市发展脉搏。
19日上午,通吕运河崇川段生态绿廊迎来一批特殊访客。50余名阅读爱好者、高校学子与当地居民沿着这条被誉为“南通第一运河”的水道,开启了一场融合历史阅读、生态探访与版权宣传的沉浸式文化之旅。活动以共读《运河帆影——江苏运河史话》拉开序幕,崇川区全民阅读推广人成然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向参与者讲述运河水道从南宋运盐河到现代“第二生态圈”的沧桑巨变。“眼前这片绿意盎然的生态廊道,十年前还是机器轰鸣的水泥厂区。”成然指着岸边吐翠的杨柳感慨道。
漫步7公里生态绿廊,新时代运河画卷徐徐展开:骑行道上游人悠然穿行,滨水广场上太极拳爱好者身姿舒展,儿童游乐区回荡着欢声笑语。南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张胜诚表示:“这趟‘运河课堂’让我读懂了‘水韵江苏’的生态密码,更激发了我探寻家乡河流故事的愿望。”
崇川区人民法院特别设置的版权宣传站点成为活动亮点。法院工作人员通过实物对比、案例讲解,向青年学子普及盗版出版物识别技巧。在“书香换花香”公益摊位前,市民用闲置书籍置换绿植,让近300册图书重获新生。“这种‘阅读+行走’的创新形式,让我们在春风里同时收获了知识增长和生态感悟。”阅读爱好者葛燕妮说。
据悉,钟秀街道“七点‘钟’读”公益阅读项目今年创新推出“行走崇川 ‘阅’见美好”系列活动,通过串联城市地标、历史建筑与生态景观,打造可读、可感、可参与的立体阅读空间。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挖地域文化资源,让全民阅读成为展现城市魅力、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朱铭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