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农事正忙,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期,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统筹推进农资保障、技术指导、惠农服务等有效措施,组织农技人员下沉一线,全力打好春耕生产“主动仗”。
农资直供到村头,春耕备耕有底气。近日,淮阴区淮高镇庆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前,多辆领取农药的运输车依次停靠,淮高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正手持扩音器组织村民有序领取农资。
“政府配发的吡虫啉、戊唑醇都是当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特效药,我们村散户一共1600亩地,赤霉病防治效能达到90%以上。”淮高镇新桥村会计施桂明仔细核对着领取清单。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淮阴区创新建立“需求摸排+集中采购+精准配送”农资保供机制,除种植大户以外,零散种植户也被纳入精准配送范围内。通过村级网格员提前一周统计需求,已向13个镇(街)发放815万元高效药剂及叶面肥,覆盖小麦面积150万亩次,惠及全区所有农户。
淮高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军看着来往的群众说:“目前为止,丙硫菌唑·戊唑醇、联苯·吡虫啉已经统一发放到户,确保让农户及时对小麦进行防治,为全镇12.7万亩小麦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专家诊脉到田头,科技助农零距离。“每亩用农药10至15毫升就可以,用药前提条件是多灌水,适时选择上午用药和下午用药,避免高温时期用药。”在新渡口街道万亩良田,农技专家正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如何平稳度过小麦拔节孕穗期,深入浅出地细致讲解,引得四周农户频频点头。种植户王美洋现场算起经济账:“专家指导我们实施‘一喷三防’,通过科学用药配方,小麦平均每亩增产300斤至400斤。”
据了解,为了提高小麦产量,降低病虫害带来的负面影响,全区几乎所有镇(街)都采用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高效植保机械喷施农药,进行统防统治提高作业效率。无人机操作人员蒋守美介绍:“对比人工,无人机作业50亩只需5到6分钟左右,一天一台无人机能作业800到1000亩地,效率上是断崖式的上升。”
截至3月底,淮阴区82.4万亩小麦已完成纹枯病、蚜虫等病虫害防治。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纹枯病病株率由防治前的1.8%降至0.01%,赤霉病预防处置率达180%。
下一步,淮阴区还将重点推广水肥一体化、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力争小麦亩产突破550公斤,为夏粮丰收筑牢基础。(时昆和 谷雨 张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