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问题小区”到“和谐样板”
“支部进小区”解锁“幸福密码”
清晨的阳光洒在悦诚花园小区的林荫道上,小区门前,几位老人正悠闲地聊天……而在两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车辆乱停、绿化荒芜,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
“当时的物业费收缴率只有60%,业主投诉不断,物业经理两年换了三个,小区就像个‘火药桶’。”高地物业悦城花园项目经理李云云回忆起过去,不禁摇头。业主陈先生直言:“交了物业费却看不到服务,谁还愿意交钱?”然而,短短两年时间,这个“问题小区”完成了华丽转身。而今,悦诚花园的物业费收缴率跃升至99%,业主满意度高达90%。
从“无人管”到“大家管”
“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主心骨’。”清名桥街道古运苑社区党委书记姚琳说,为破解困局,社区党委推动“支部进小区”,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居民家门口。
去年春天,社区组织业主代表、物业工作人员和小区党员召开协调会,问题清单被一一摆上桌面:门岗无人值守,外来车辆随意进出;绿化带杂草丛生,飞虫成群;小区路面人车混行,安全隐患重重……“这些问题看似琐碎,却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姚琳说。
会后,社区和物业迅速行动,联合制定整改方案。党员带头清理垃圾、修剪绿化,业主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定期检查整改效果。半年时间,小区面貌焕然一新:门岗装上了人脸识别系统,绿化带种上了四季花卉,车库墙面也添上了趣味盎然的墙绘作品。
“以前总觉得物业费交得冤,现在每天看着保洁员定时清扫、保安夜间巡逻,这钱花得值!”陈先生笑着说。
从“疲应付”到“勤作为”
“支部进小区”不仅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更让小区治理有了长效机制。2024年,悦诚花园小区党支部正式成立,吸纳了党员代表、物业工作人员、社区民警、城管队员等多方力量,形成了“支部牵头、多方联动”的协同治理体系。
“以前物业是‘单打独斗’,疲于应付,现在有了党支部的引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李云云感慨道。小区门口的金钩桥路曾是居民的心头病。每天车流如织,违停现象严重,交通事故频发。居民将这一问题提交给社区,通过人大代表提交议案,建议改造路口。梁溪区人大高度重视,协调相关部门实施改造。施工期间,小区党支部全程跟踪协调,把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两个月后,路口拓宽、信号灯安装完毕,车辆畅通无阻,居民拍手称快。
党支部还推动小区设施全面升级:消防管网改造、电梯钢丝绳更换、监控系统升级、儿童乐园翻新……一项项“看得见”的变化,让居民的幸福感大幅提升。
从“管理者”到“服务者”
在悦诚花园,物业服务不再是冷冰冰的“管理”,而是充满温度的“服务”。“我们推行‘清单式服务+个性化关怀’,让居民感受到家的温暖。”李云云介绍。小区每月开展“便民服务日”,为业主免费量血压、理发、擦玻璃,累计服务超2000人次;“红石榴家园”活动将汉族传统节日与少数民族特色节日相结合,每月举办主题活动,让邻里关系更加融洽;针对独居老人,物业建立了“一对一”关怀档案,定期上门探望,送去生活物资。“子女不在身边,物业却让我们有了家的温暖。”26单元的空巢夫妇动情地说。
从“问题小区”到“和谐样板”,悦诚花园的蝶变印证了“支部进小区”的力量。党支部不仅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更唤醒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让小区治理从“独角戏”变成了“大合唱”。
“支部建在小区上,幸福写在居民脸上。”姚琳感慨道,“党建引领不是口号,而是要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生活的改变。” 党建红、物业蓝、居民笑,这幅和谐画卷,正在老城厢的更多小区徐徐展开。(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