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年我市将举办市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121项,其中国际赛事19项、全国性赛事64项,一半集中在春季办赛或开赛——
春日赛事为锡城播下哪些“种子”?
上个双休日,位于蠡湖双虹桥畔的金蔷薇饭店经理王薇忙得不亦乐乎,连续两天每天中午到晚上9点,前来品尝特色时令锡帮菜的客人络绎不绝,店内店外的席位供不应求,一半以上的客人是前来参加帆船赛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同样的场景还出现在3周前的2025无锡马拉松举办时,饭店客流量达到了一年中的最高峰。
这个春日里,无锡高端赛事接连不断,不仅为各国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提供了高水平比赛平台,也为城市播下了体育发展、旅游发展和城建发展的种子。
让赛事成为市民日常的活力
一年之计在于春。2025年,我市将举办市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121项,其中国际赛事19项、全国性赛事64项、省级赛事26项、市级赛事12项。在春季三个月(3月至5月)举办或开始的赛事就占了一半,其中既有热血澎湃的无锡马拉松、青春洋溢的世界青少年击剑锦标赛、活力四射的无锡网球公开赛等国际大赛,也有“无锡杯”三人篮球联赛、游泳大联盟系列赛、职工龙舟大赛等市民广泛参与的群众性体育赛事。
春日体育赛事不仅让一批未来之星崭露头角,更在市民群众中播下了运动的种子。以马拉松为例,2014年锡城的马拉松爱好者仅有千人,而如今本地马拉松跑者多达3.5万人,是十年前的35倍,各类跑团有60余个,最大的一个有成员1400余人。现如今,具有完成42.195公里马拉松比赛能力的无锡人达到了5500余人,而10年前这一数字仅为百余人。每年的无锡马拉松比赛结束后,都会有一批人加入跑步的行列中,“马二代”也悄然崛起。同时,春日里由无锡马拉松、江阴半程马拉松、阳山半程马拉松、太湖女子半程马拉松形成的马拉松赛事矩阵,为跑者提供了循序渐进的锻炼和参赛路径,不会被全程马拉松的高难度而吓退。
为期9天的2025世界青少年击剑锦标赛吸引了全球1400余名运动员来锡参赛,每天都会有青少年击剑爱好者去现场观摩。自2016年首次举办亚洲击剑锦标赛起,无锡已形成了世界锦标赛、世界青年锦标赛、世界杯、亚洲锦标赛、全国锦标赛、全国俱乐部联赛、江苏省锦标赛等击剑赛事矩阵,不断引领本地青少年投身击剑运动。据统计,目前我市有5000多名青少年参与击剑训练,其中在中国击剑协会注册的有800余人,可以参加全国俱乐部联赛。
春季开赛的“无锡杯”系列赛事,激发了市民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和参与热情,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让运动成为市民生活的日常。
让赛事成为旅游消费的推力
“跟着比赛去旅行”是今年春日赛事的鲜明特征。无锡马拉松、江阴半程马拉松、阳山半程马拉松等3场路跑赛事共有6.2万人参赛,“一人参赛、全家出游”的情况比比皆是。赛事与旅游深度融合,为运动员和随行人员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
2025无锡马拉松参赛者中市外跑者占比达84.2%。赛事赞助商、中华老字号“王兴记”的直播间在比赛当天售出小笼包超过10万只,线下多家门店也迎来购买热潮。
据统计,今年锡马在餐饮、住宿、交通、旅游、展厅销售和会展服务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其中,估算产生餐饮经济效益14370.8万元、住宿经济效益30129.6万元、交通经济效益2111.2万元、旅游经济效益885.0万元,赛前博览会线下现场销售额239.3万元、线上销售额1410万元,会展服务1354.3万元,共计50500.2万元,较上届大幅提升78.2%,成为国内体育赛事“体旅融合”的典范。
清明节后,身着印有各国国旗运动服的击剑运动员们不时出现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惠山古镇、海岸城等旅游景区、商业街区,或体验非遗魅力,或街头休憩喝咖啡,或品尝地域美食,以此了解中国,认识无锡。赢得本届世青赛首枚金牌的意大利选手科西莫·贝尔蒂尼连声赞叹:无锡的老城和新城都很漂亮,值得一游。
4月12日开赛的2025年大运河帆船系列赛(无锡站)暨鼋头渚杯首届环太湖城市帆船联赛,吸引了江苏、浙江、上海等地6个城市的近200名青少年选手参赛,上演“人在画中赛”的浪漫图景。同行而来的家长们纷纷举起相机、手机,将子女们的运动身姿与山水美景一同摄入镜头。据悉,市文旅集团今后将持续利用太湖、蠡湖举办大规模水上赛事,打造“体育+旅游”的生动场景,让体育成为旅游消费的助推力。
春日赛事的红火,也推动了体育培训、赛事运营、装备销售、体育传媒等行业的发展,有助于完整赛事生态链的形成。
让赛事成为城建发展的动力
高水平赛事带来的不仅是运动人口的增长,相关消费的繁荣发展,也是城建发展的动力。
对无锡本地市民而言,在春日的无锡马拉松引领下,每年百余项体育赛事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座城市。在城市更新中,各地打造出一批可漫步、可运动、有温度的徒步古道、悦跑绿道、骑行赛道等高品质公共空间,为群众提供运动休闲好去处。据统计,无锡已建成健身步道超4000公里。截至去年底,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4.83平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多出1.83平方米。日渐完善的体育设施和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又助力无锡体育走上一条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深度融合、齐头并进的新道路。
密集的春日赛事,推动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和投入。针对欠缺一流水准体育场馆的现状,我市正加紧建设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规划有可容纳6万座的体育场、1.8万座的体育馆、2000座的游泳馆和全民健身中心。2026年年中建成后,奥体中心可承办全国性的大型综合体育赛事,以及更多“首赛”“首展”“首演”等活动,成为一个项目多样、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大型体育综合体。
与奥体中心相伴的是周边一流的人居环境,教育、商业、交通等配套逐步完善,将进一步改善城市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高规格赛事的成功举办,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市民共同参与和支持。以无锡马拉松、亚洲体育舞蹈节、跆拳道大满贯系列赛、击剑赛事矩阵为代表的一批赛事,提高了无锡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助于吸引投资、人才和资源,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增强了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一座城的魅力与向心力。(卢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