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浪潮与千年教育名城相遇,苏州校园正上演着一场热闹非凡的教学创新潮。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不仅重构着传统课堂形态,更催生出“人机共育”的教学新尝试,让我们透过三组关键坐标,窥探AI赋能课堂创新的苏州实践。

 课堂重构 三维突破的教学范式革新

  空间重构:全息课堂新体验。在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的英语课堂,《At the snack bar》教学因3D全息投影焕发新生。借助DeepSeek等软件构建的虚拟点餐场景中,学生对话数据实时转化为教学反馈,实现更高的效率跃升。这种“真人主控流程+AI赋能场景”的模式,正在重塑虚实融合的教学空间。

  工具赋能:任务驱动新教学。苏州市第三中学与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强强联手,共同开发了校本课程:《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课程聚焦AI大模型工具的实用性,帮助学生快速掌握DeepSeek等主流AI工具的使用。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学生将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工具,提升学习效率。

  知产互联:资源共享新基建。昆山市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与DeepSeek大模型的深度融合,在保障数据安全前提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域流通。师生只要在智慧教育云平台个人空间中点击DeepSeek模块,即可开启体验之旅。

  教育普惠 双轮驱动的智能引擎

  精准教学新实践。苏州市劳动路实验小学的教师们,借助AI生成的动态思维导图实现教学可视化。DeepSeek根据学情定制的个性化阅读计划,使“千人千面”的精准教学从理念走向现实。

  学科融合新探索。数学江湖、政治竞技场等创新课堂层出不穷。给DeepSeek下达一份创作故事或者编写代码的指令,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将函数公式演绎成武侠故事,苏州市吴江区云龙实验学校校用游戏化设计激活政治课堂,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工具正在打破学科边界。

  德育赋能新路径。借助DeepSeek等软件苏州市叶圣陶中学校孙倩华编写代码,创建情绪画像系统;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的姜春雨老师创设的“哪吒心理助手”,开创“技术暖德育”新模式,让DeepSeek不再仅是认知工具,更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数字伙伴。

  教师成长新赛道。苏州市草桥中学校李琳老师借助DeepSeek编写代码,开发随机点名、积分奖励等智能系统,实现“新手教师”向“数字导师”的蜕变。其开发的代码系统使班级管理效率有效提升,AI正重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构建起人机协同的成长共同体。

  科技驱动 体育+AI燃战到底

  全民擂台:AI引起运动新浪潮。姑苏区教体文旅委将AR科技运动体育竞技项目引入校园,苏州市劳动路实验小学校作为首个试点校,利用每天一节体育课程和社团课程让同学们走进校园体育竞技馆,参与到HADO运动的体验中,通过数字特效和运动竞技的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多元应用,创新体教融合实践路径。相城区蠡口实验小学所引进的一站式AI智慧体育运动平台,采用先进的AI技术及人工智能算法。通过精准的人脸识别功能,快速识别并关联参与测试的学生信息。近年来,蠡口实验小学积极投身于体教融合政策的落实工作,将强化体育过程性评价作为重点任务推进,以满足日益凸显的精准教学需求。AI技术的应用能够具体量化分析每一位学生的运动薄弱环节,从而助力教师精准施教。

  赋能运动,重构体育教学环境。太仓市弇山小学引入智慧AI体育系统,力图将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学校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的各时段和全场景,赋能体育课堂转型,助力学生成长,帮助学校有效地降低学生近视率和肥胖率,提升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双向发展,开启校园体育全新篇章。

  风险预判 校园安全的前置防线

  全域感知:智能巡逻矩阵。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前期成功部署无人机巡逻系统的基础上,正式引入智能机器狗,并全面升级消防设施,安装“智能消防三件套”(智能AI摄像头、消防长钩、锂电池专用灭火器),以科技力量构筑校园安全“智慧防线”,开启校园安全管理新模式。

  风险预判:环境风险推演。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探索校园智慧安防机器人的使用,通过“人机协同”模式构建起全天候、立体化的安全防护网络。

  未来,苏州将进一步深入贯彻国家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工作的决策安排,加快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形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助力高标准现代教育强市建设。(杨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