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内首笔水产养殖类数据产品挂牌交易:由宜兴市的江苏中农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估值2000万元、10T水产物联网数据集正式在江苏无锡大数据交易有限公司完成产品挂牌。这标志着我省水产养殖类数据资产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对推动水产养殖类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水产养殖产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江苏中农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与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聚焦河蟹养殖转型升级的产业需求,利用先进的大模型技术,深度整合河蟹养殖知识文档、物联网等多维数据资源,经大量模型训练和优化,推出河蟹养殖智能问答系统。公司还积极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对接,导入该校历年关于河蟹养殖的习题、考卷和标准答案等,使系统加深对河蟹养殖各种问题的理解,并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持续优化输出内容,提高解答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在此基础上,去年下半年,中农科技邀请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进一步丰富系统服务内涵,通过集成养殖现场信息感知、多模态数据融合、人工智能算法及互联网金融等技术,创建河蟹养殖垂直大模型平台,形成河蟹养殖决策智能问答、产地精准溯源、个体重量估测与自动投喂、灾害风险对冲等数据,该数据适用于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业保险机构。

  据中农科技负责人蒋永年介绍,作为中国水产养殖行业首个智能体,河蟹养殖垂直大模型平台对于促进河蟹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供精准的养殖建议和问题解答,系统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推动产业升级。此外,通过多模态模型的推广和应用,螃蟹从养殖到收获再到销售全环节数据上链,确保了数据的公开、公正与可追溯性。目前,相关技术已在江苏、安徽等核心产区覆盖1000亩养殖水域,推动河蟹养殖综合效益提升40%以上。

  此次挂牌的“江苏中农物联网科技水产物联网数据集”以数据表或API服务的方式交付,可为养殖户提供水质监测、投喂优化等科学养殖支持,帮助降低风险并提高产量,同时助力养殖企业实现精准投喂、能耗控制等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益;银行和保险机构可基于历史养殖数据评估生产风险,设计更精准的金融或保险产品;科研机构则能利用多维度的环境与生物行为数据,推动智能增氧设备、生态养殖技术等领域的创新研发。此外,该数据集还可为政府监管提供区域养殖密度与环境合规性分析依据,并为水产品溯源系统提供真实数据支撑,最终形成覆盖生产、金融、科研、监管的全链条智慧渔业应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