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兴市正式发布2025年度“把支部建进小区”重点项目,九大重点项目聚焦民生关切、聚力服务提优,为基层治理注入更强动能。
小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更是群众幸福生活的“温暖港湾”。近年来,宜兴市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构建“支部进小区、有事找支部”治理新格局,通过织密组织网络、凝聚多方力量、激活基层资源,让“陌邻”变“睦邻”,绘就党群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图景。截至目前,全市300余个城市居民小区党支部各施其能、各展风采,一个个“最小单元”成为党群连心、服务群众的坚实阵地。其中,宜城街道阳羡社区阳羡新村小区党支部重点关注“一老一小”,运行“暖阳在羡”社区基金,协调社区、辖区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治理;高塍镇红星社区梧桐人家小区党支部以楼道为单位,划分7个“微网格”,形成“‘微网格片长’+网格员+红管家+党员中心户+志愿者”的小区自治体系;在新庄街道王婆社区景湖人家A区,小区党支部通过打造“红动能新枫景”特色品牌,让党员成为小区治理的中坚力量,通过电动车充电桩等“微幸福”项目绘就了群众满意幸福图景。
今年,宜兴市放大党建引领效能,整合市委组织部、宣传部,以及市住建、城管、民政、卫健、应急管理等部门,组织优质资源,聚焦小区党支部建设、老旧小区改造、一老一小关爱、小区综合治理等领域,精心推出2025年度“把支部建进小区”重点项目。此次发布的九大重点项目,紧扣群众所需所盼,涵盖民生服务、文化惠民、综合治理等诸多领域。其中,组织提优项目,将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强基础”,巩固深化小区党支部建设,解决小区治理中的难点问题;“宜家亲”睦邻市集项目,将深化市级机关“支部领航红网微治”基层治理服务团品牌,发动小区居民、各类商户、机关国企等主体,参与旧物置换、便民服务、互动体验等,增进邻里关系;文化润心项目,则计划全年开展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览等各类文化“进社区、进小区”活动1200场次以上;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重点把党组织和党员作用贯穿到改造提升过程中,完成宜城街道太滆花苑等5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提升;执法下沉项目,计划推行“一月一主题,一部门一行动”模式,每月开展专项联合执法行动,重点打通小区内绿地侵占、噪音扰民、不文明养犬等治理堵点;居家养老提优项目,重点推进老年助餐服务,优化提升社区(村)助餐服务点10家,并完善小区特殊困难老年人结对帮扶机制,持续推进居家养老援助服务等;“天使驿站”健康服务进小区项目,计划常态化运行宜城街道新华社区紫金名都等“天使驿站”,组织开展义诊服务、健康宣教、中医药服务等进小区活动等;安全宣传项目,将定期开展防盗、防诈骗、防灾减灾、燃气使用、防火用电等宣教活动,针对季节变化、居家安全等,组织群众开展应急演练;“青年志愿服务进小区”项目,主要依托“青年之家V站”阵地,围绕思想引领服务、青少年关爱服务、赋能拓展服务、就业创业服务、小区治理服务、便民惠民服务等开展公益服务活动。
“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需要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社会协同。”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重点项目将强化部门联动、资源整合,持续擦亮“有事找支部”服务品牌,让党建引领更有力、群众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