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营企业服务,苏州一直在路上。日前,苏州中小微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推进会暨民营企业转贷服务全覆盖启动仪式举行。现场,20亿元转贷服务资金池发布,银行机构积极参与民企转贷服务倡议活动,金融支持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2025系列活动启动。苏州多措并举,以“金融活水”润泽中小微民企,更好满足守信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中小微企业是苏州经济的“毛细血管”,有着较高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据介绍,苏州目前拥有民营企业86.5万户,民营经济大约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经济总量、6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85%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企业在苏州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力军作用。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较为突出,苏州创新推出市级转贷资金服务,通过搭建银企桥梁、降低融资成本,助力中小微企业轻装上阵。

  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季恒义介绍,苏州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积极运用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以金融之水陪伴中小微民营企业茁壮成长。

  在实际操作中,苏州推出了“12345”工作方案:一项机制全面统筹,苏州建立市、区两级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构建“1+10+41”体系,即1个市级机制(专班)统筹,10个板块同步响应,41家银行积极落实;两大政策构建全链条支撑体系,苏州于去年12月在全省创新推出《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试行)》,今年2月又出台了《加大支持中小微企业转贷服务的意见》,更好缓解民营企业到期贷款资金周转压力;三级工作网络实现政银企协同,政府端“市-区-乡镇街道”、银行端“分行-支行-网点”均落实专人负责制,确保企业需求得到快速精准响应;四贷联动全覆盖中小微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围绕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中关键的信用贷、无还本续贷、首贷、转贷四项业务同步发力,实现中小微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全覆盖;五大创新举措打造融资新生态,即“换位跑一次”持续推动机制落实,“政策观察点”跟踪解决融资堵点难点,数字技术赋能提升服务质效,特色产品适配细分领域融资需求,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以实现传播效能立体化升级。

  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四贷联动”机制开展以来,苏州累放贷款金额3586亿,信用贷款户次2.5万户,信用贷款金额951亿元,占全市累放贷款金额26.5%;自《加大支持中小微企业转贷服务的意见》发布以来,苏州转贷资金落地服务213笔、10.9亿元,市级转贷资金周均业务笔数较政策发布前增长822%,转贷服务供需实现有效衔接。

  苏州是创业创新高地,也是各大金融机构服务的重点区域。工商银行聚焦“工”和“商”主责主业,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协调机制走深走实,第一时间与全国工商联联合举办金融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开展金融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以领军银行姿态,积极践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使命担当。工商银行将与苏州市政府同向发力,在有关部门指导下,进一步发挥金融的连接和带动作用,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截至3月末,工商银行苏州分行服务全市中小微客户超3.3万户;普惠贷款余额840亿元,新增90亿元,同业领先。“我行将以本次推进会为契机,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发挥国有大行领头作用,持续落实融资协调机制,积极做好转贷服务工作,同广大中小微民营企业一起应对挑战、抵御风雨、共渡难关。”苏州市金融业商会会长、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行长丛小东说。

  对于中小微民营企业来说,每逢贷款即将到期,“过桥”是难以迈过的一道坎。苏州创新推出的市级转贷资金服务,由苏州资产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苏州市级转贷资金不仅是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金融工具,更是苏州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抓手。”苏州资产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沈洪洋说,资管集团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深化创新,聚力突破,以“扩规模、提效率、强服务”为主线,推动转贷服务从“救急”向“长效”转变,为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推进会现场,苏州市级20亿元转贷服务资金池发布,更好帮助企业缓解短期流动性困难和到期贷款资金周转压力;向41家银行发出助企转贷倡议,让银行主动摸排融资需求,加快转贷业务审批流程,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坚决杜绝与不法代理中介合作,全力推动转贷政策直达企业;金融支持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2025系列活动启动,进一步拓宽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金融活水”汩汩而来,令众多企业负责人欣喜不已。统业物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君介绍,公司从提交申请资料到银行审批,再到资管集团资金放款,仅仅2天时间就完成了全过程。同时,与传统的银行贷款相比,转贷资金的利率更为优惠,每天万三的利率,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这使得我们能够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核心业务的发展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苏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