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天的一个清晨,江苏省常熟市董浜镇市镇社区笼罩在绵密的春雨中。灰蒙蒙的天色里,不断有撑伞的市民小跑进社区里。这里正在举办的“善美常熟 公益义诊”深受广大市民欢迎。尽管天公不作美,不到七点,已有村民在骨密度检测区域前排起长队。市中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沈影超望着雨中陆续赶来的市民感慨道:“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比我们想象得更迫切。”

   春雨中的一抹温暖

  八点整,义诊正式启动。16位来自市中医院眼科、儿科、中医科等科室的专家甫一落座,诊台前便围满了问诊的市民。在骨密度检测区,队伍从检测仪前蜿蜒至大厅边缘,工作人员手中的扫描枪几乎没停过。

  人群中有位妇女格外引人注目。天星村村民赵丽红挎着鼓鼓的帆布袋,在不同诊区间穿梭。“这是给婆婆配的降糖药方,这是儿子的生长评估报告……”她如数家珍地展示着检查单,“平时去市里医院要转两趟车,今天走十分钟就能把全家健康问题都解决。”她的帆布袋里还装着《慢性病防治手册》《中医养生图谱》等资料,这些都是义诊现场发放的“健康伴手礼”。

  在眼科诊台前,一个温暖的画面驱散了春雨的凉意。80岁的张奶奶扶着老伴慢慢坐下:“医生,他眼睛总说看不清,你帮他仔细瞧瞧。”经过细致检查,医生说了句小问题,便给老伯开了张药方,临走前还不忘叮嘱老两口一些用眼注意事项。“从家走过来只要3分钟,比去市里医院省了1小时车程。而且医生们态度都特别好,非常有耐心地解答我们每一个问题。”

  截至中午11时,这场持续4小时的义诊共服务400余人次。雨靴踩出的水渍未干,新的健康希望在社区萌发。

  从“义诊进社区”到“慈善共同体”

  这场春雨中的温情场景,正是常熟慈善公益义诊三年蝶变的生动缩影。2023年,市慈善总会创新推出“善美常熟”公益义诊品牌,以平台化运作、体系化推进、精准化服务为理念,构建起政府引导、慈善搭台、医院唱戏、百姓受益的“健康共同体”。

  在医疗资源配置上,市慈善总会展现出战略眼光。2024年底完成的总价值230万元的移动式B超仪、骨密度检测仪采购,实现了三家市级医院全覆盖,使基层筛查能力跃上新台阶;2023年为市中医院添置的30万元的骨密度检测仪,已在乡镇累计完成约6000例骨质疏松筛查;两辆配备各类设备的义诊大巴,让“移动三甲医院”开进偏远村落。这些硬核投入,使得义诊从量血压、测血糖的1.0时代,升级为“早筛-诊断-转诊”闭环服务的2.0模式。“这些设备是连通百姓健康的生命之桥。”市第一人民医院高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严尤江表示,作为医者,他们将用好每一台设备,让慈善捐赠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数据见证着公益义诊催动的健康革命的广度与深度:截至2025年3月,217场义诊覆盖全市所有镇街,约4万人次享受免费诊疗,2820人次的医护工作者将专业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数十例早期肿瘤患者在义诊中被及时发现,并迅速得到干预治疗,成功避免了“小病拖大”的悲剧发生。而在骨密度筛查中,更是检测出25%的骨质疏松人群,唤起了大家对骨量流失问题的关注与重视 ,为守护居民健康筑牢防线。

  慈善创新背后的民生温度

  “做慈善不是简单的施与受,而是要建立可持续的赋能体系。” 市慈善总会会长徐永达在阐释“善美常熟 公益义诊”项目理念时强调。这个创新平台正在释放多重效益:对医院而言,义诊成为培养青年医生医德医风的实践课堂;对社区来说,居民健康信息的不断完善助力精准化慢病管理;而慈善组织通过资源整合,将分散的爱心捐赠转化为系统化健康干预。

  2023年12月在蒋巷村开展的一场义诊中,市第一人民院的医疗团队通过心电图筛查,发现一位七旬老人存在隐匿性心梗特征。“患者两周前发生过无症状心肌梗死,仅表现为偶发胸闷乏力,极易被忽视。”心内科主任韩冷主任分析检查结果后,当即启动应急机制,协调绿色通道将患者转至一院进行进一步检查。这一案例引发了当地村民对心脏健康的广泛关注。多位居民表示,此前并未意识到无症状心梗的可能性和潜在危险。——这正是义诊从“治病”向“防病”转型的微观注脚。

  当义诊大巴载着医疗设备驶向下个村庄时,其承载的早已超越医疗服务本身。参加过一场场义诊后,一些高血糖、高血压患者组建起了互助小组;一些健康宣教使许多市民养成了定期检查、提早干预的健康习惯;一些医生与病人之间建立起深厚的信任与温暖的连接……这些涟漪效应,正构筑起“健康常熟”的坚实底座。

  针对前期义诊中暴露的供需匹配问题,慈善总会展现出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义诊活动开展至今,市慈善总会每年举办座谈会征集意见、集思广益,一条条改进建议推陈出新。增设专科咨询台、不断优化义诊服务内容……这些“用户思维”的改进措施,让2025年的义诊服务更显人性化温度。

  春雨依旧淅沥,但董浜镇居民的心中已然升起暖阳。这场持续三年的健康长征,正在用仁心仁术描绘“善美常熟”的时代画卷——在这里,慈善不是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触手可及的温暖;健康不是奢侈的梦想,而是普惠共享的民生福祉。当更多“健康方舟”驶向希望的彼岸,“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愿景,“善美常熟”的城市品牌正在更加深入人心。(张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