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上,由通州一群“00后”拍摄的微电影《无畏》在短片单元中大放异彩,导演施上恒凭借该电影荣获最佳导演奖。这部微电影讲述了一群高中足球队队员经历了一场输掉的比赛后在失败中找寻自我的故事,而镜头的背后,这群年轻人追逐梦想、挑战自我的故事也在悄悄上演。
故事开始于一个和朋友的约定
最早萌生拍摄微电影想法的是制片人兼编剧张昊然,而这部微电影的原型是他和施上恒的一位已故好友。
“这部微电影的上映算是完成了我和朋友的一个约定,也是我们纪念这位朋友的特殊方式。”聊起《无畏》的创作背景,张昊然神色黯淡,几度哽咽,“我的这位朋友,和我一样热爱足球、有个电影梦,他在高一时确诊重症,但他一直很乐观,积极配合治疗,甚至还在我受伤休养、心情低落时鼓励我、开导我,所以我想把他的经历拍摄成微电影。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他时,他很开心、也很支持我,还答应做这部微电影的编剧。”
然而,2022年10月的某一天,这位朋友永远地离开了,他们约定好的剧本,好友再也写不到结局了……
《无畏》挑战 零经验开拍
朋友走了,但张昊然没有放弃微电影的创作。2023年高考一结束,他便投入到了微电影的筹拍中。
张昊然应聘了肯德基的外卖员,选择了早上6点到下午1点这一年轻学生相对不太“青睐”的时间段,把打工所得用作微电影拍摄制作的资金,同时寻找适合一起拍摄微电影的成员,“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施上恒,我们之前合作拍摄过庆祝学校成立100周年的MV,一听说是为了完成共同好友的心愿,他立马就答应了。”顾艺恒、韩其臻、纪吴昊、曹清扬……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进来。
2023年7月28日,在区体育中心,微电影《无畏》正式开机!
三伏天、资金少、零基础……面对重重困难,这群“00后”“小白”开启了大胆探索之路。玩过点单反的顾艺恒担当摄影师:“在这之前我连摄影机碰都没碰过,只能一边拍一边学习。”初创成员里唯一的女生纪吴昊担当灯光师:“当时对灯光方面知识的了解还不是很全面,也是后来慢慢跟小伙伴们摸索出来的,其实这个灯具还蛮重的。”爱好音乐的韩其臻负责配音:“刚开始我对角色情感把握得不是很好,配音配了很多遍,导演和制片人一直给我指导和鼓励,引导我把握情感的递进。”
回忆起拍摄,他们依然会感叹当时的艰辛与坚持:开拍第二天,张昊然意外摔伤,但他在医院包扎后坚持去了拍摄现场;没有滑轨,摄影师就坐在推车上,由一名工作人员推着拍摄;雇“货拉拉”成本太高,他们就把设备存放在离拍摄现场最近的成员家里,第二天再“哼哧哼哧”搬到拍摄现场……
7天,4000元,这部8分钟的微电影终于拍摄完成。
《无畏》在第三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给这群青年人的追梦路点亮了一盏灯塔。
追梦故事未完待续
如今,他们大多已是大二学生,分散在南京、镇江、北京等地。令人惊讶的是,除了摄影师顾艺恒学了摄影专业,其他初创成员都没有选择与影视制作相关的专业,但他们依然保持着一个“电影梦”。施上恒透露,他们的第二部微电影《寻》已经制作完成,“这部作品主要讲的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遇到现实的百般挫折和打击后,在梦境中找寻真正自我的故事。”
聊起《寻》,施上恒满满的骄傲:“现在我们的设备更专业,还有‘专业人士’助阵,我们的镜头表达也更好了。我们还有了分镜师,有了自己的原创音乐……”施上恒口中的分镜师——吴诗怡,是张昊然的大学同学。听说他们创作的《无畏》在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后很是敬佩,吴诗怡主动找到张昊然,表达了随时可以帮忙的意愿,“他们知道我高中是美术生后,问我能不能画脚本,我就自己在网上学习,并参与了这次《寻》的分镜头脚本和海报。”
还有很多有着同样电影梦的大学生加入了他们,现在这个团队已由当初的7人扩大到20人,还在南京有了一个工作场所。未来,他们会继续“无畏”成长,勇敢逐梦,他们说:“少年因热爱而无畏!”(徐静怡 程一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