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月25日从市妇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经验举措的通知,总结推广了七方面18类主要举措,我市的完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体制机制以及出台《常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条例》的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经验举措清单。

  《常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条例》自2024年9月1日起实施,是全国首部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条例”命名的地方性法规,紧扣国家《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的五大友好要求,突出规划引领、标准引导,强化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补齐儿童公共服务和发展环境短板,系统构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制度体系,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有力有效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涉及行业多、领域广,需要凝聚全社会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合力。随着《条例》的出台,我市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都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加入其中。尤其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时,构建城市、街区、社区不同层级的儿童友好空间体系,且在城市更新中完善建设儿童友好空间等。据悉,我市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建构性、前瞻性的制度设计,建立儿童参与机制,设置了儿童影响评价制度、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评估监测机制等探索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