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作序,万物和鸣,初春的田野积蓄着蓬勃的生长力量。3月26日下午,海安市人民法院第一、六党支部联合开展“躬耕沃土践初心,先锋引领助振兴”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走进广阔乡村,汲取奋进力量。
你是否会好奇,丈量108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怎样的经历?你是否曾领略,凌晨四点的田野是怎样的风景?走进大公镇田野上的党性教育基地——洪芳纪念馆,你会找到答案。纪念馆中,办公桌、自行车、喷雾器……一个个老物件见证着洪芳同志躬耕碧野,一心为民的光辉岁月。凝视着一张张鲜活的照片,咀嚼着一句句朴实的日记,全体党员都被洪芳同志坚持扎根基层、攻坚有我的优良品质折服,更加坚定了大家在基层牢记初心,在一线勇担使命的信念。
千树梨花千树雪,一溪杨柳一溪烟。随后全体党员来到大公镇于坝村,观摩学习于坝村全力做优“土特产”产业文章,通过一只梨、一朵花实现强村富民的先进经验。海安市大公镇党委书记蒋增鹏介绍,于坝村种植梨树由来已久,在周边地区早已小有名气。近年来,于坝村正是因地制宜,巧借梨果这一特色优势产业,通过一只梨一朵花,大力发展“赏花经济”“春日经济”,将小产品做成名企业,引来游子回乡投资,让“土特产”留住乡愁,富足乡里。漫步于坝村,古建筑、古树、古井错落有致,党员们沉浸式感受“内涵”与“颜值”并存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纷纷表示将以司法温度赋能乡村振兴,为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注入法治动能。
走进大公镇特色农产品基地,一个个农产品映入眼帘。在这里,党支部书记是田野上的带货书记,镜头前,他们热情洋溢地推荐本村优质农产品。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他们带着群众种植、帮着群众卖货,扎实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出了“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带领农民们奔向了致富道路。“大公镇挖掘‘土特产’的经验做法给大家带来了不少思考,化解矛盾纠纷也有地方‘土特产’,我们也要好好挖掘。”第一党支部书记赵祖华感慨道。
参观结束后,全体党员围绕现场学习内容展开交流研讨。两支部党员代表踊跃发言,纷纷表示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对岗位变化与挑战,努力强化自身履职能力水平,力争为审判事业发展作出更多积极贡献。
党组书记、院长秦昌东强调,全体党员要牢记党员身份和党员职责,明确目标方向,拿出有力举措,干出精彩成效。一是要坚持人民至上,要时刻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将实现群众愿景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起始点与归宿。二是要坚持扎根基层,深入一线群众,把每一个矛盾当成自己的事来化解,推动“案结事了,事心双解”。三是要坚持攻坚有我,勇于承担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四是要坚持守正创新,要善于挖掘本部门工作特色,提高定分止争效率,推动法院工作干出更好水平。(海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