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自建校以来,持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先后被评为全国绿色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DS)项目学校、全国健康学校、国际生态学校、E60碳中和学院基地示范学校、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培育儿童生态文明素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为引领,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紧扣时代脉搏,探索育人方式的革新,踏出坚实且富有成效的步伐,为生态文明建设输送未来力量。

  活动盛启:生态教育的绚丽画卷

  3月26日下午,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专家组在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导、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吕林海的带领下,走进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对“培育儿童生态文明素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展开中期调研视导,为项目的持续推进精准把脉、指引方向。

  参与此次调研的专家有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部胡晓虹主任、启东市教师发展中心德心艺体科翟俊泉科长、苏州市吴门教育集团刘玮总校长、江阴市华士中心幼儿园赵春霞园长。

  南京市教育局初教处于婷科长、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祁海燕主任、鼓楼区教育局副局长耿艳、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吴青华副主任、研训部张仁进主任、研训员刘明静老师,以及项目联盟校、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教育集团校校长、教师代表共同参与本次调研活动。

  成果展示:教育创新的妙手童心

  走进绿意蓬勃的凤凰花园城小学,仿佛走进了生机盎然的大自然。“虫林秘语”自然生态学习成果发布正在进行中,有描绘自然生态的绘画展、泥塑作品展、虫子故事剪贴画作品展、蝴蝶系列展等特色作品展示。尤其是废旧物品设计的昆虫世界,让人眼前一亮,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让生活中的废弃物华丽变身。一幅幅作品如同连接现实与生态文明世界和童话世界的奇妙通道,展现出孩子们对自然生态的热爱与别出心裁的实践创新。

  漫步其间,领导与专家们纷纷被作品吸引。大家惊叹于孩子们大胆而灵动的想象力。在作品中,无论是对昆虫生态的细腻刻画,还是对自然和谐的个性呈现,都体现出儿童独特的创造力与思维深度。他们用多种学科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与表达,展现出精彩和智慧。用儿童的作品装扮校园,让儿童的学习被看见、被欣赏,为了学、展示学,这正是该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和育人追求——让儿童出彩!

  深度汇报:项目推进的坚实步伐

  调研活动现场,项目主要负责人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校党总支书记安文丽代表项目组做全面、深入的阶段研究汇报。自2023年项目立项以来,项目组紧扣国家生态文明教育战略,广泛学习政策和文献资料,深入解读核心内涵,整体架构研究体系。基于生态文明素养的理解,为儿童发展的美好样态画像,制定《小绿娃生态文明行为导则》,切实助力儿童知行合一。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组开发一系列能“罩”得住课程的学习主题:近百个学科渗透的生态文明教育主题;48个与省环境厅联合开发的综合性生态学习主题;以及22个基于儿童生活实践,与儿童共创的生态学习主题。依托不同类别的主题,项目组精心设计学习流程,精准定位目标、锚定融合点、确定时序节点、把握学科特色,让儿童全程参与学习设计,成为学习的主人,与儿童共创、共议、共享。在成果汇报环节,安书记梳理了实践类成果、著作类成果和荣誉类成果,让与会嘉宾真切地感受到了项目团队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对教育创新的不懈追求。

  创意展演:素养提升的生动篇章

  学生项目研究成果的展演鲜活生动、趣味盎然。在《绿色手账本》情景剧中,六年级的大哥哥担任小老师,给二年级的弟弟妹妹上了一堂爱护生态、守护环境的微课。一组组真实的数据,一幕幕生态实践的画面,不仅打动了二年级的弟弟妹妹,也让全场老师啧啧称赞。舞台剧《快乐虫子研究院》别出心裁,灵动的“虫子研究院”展现了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一个“虫”字,丰富灵动,牵引出一个生机勃勃的虫子世界。生态文明教育主题展演最大的亮点是孩子们以课堂和研究院的形式,展现出跨学科学习的生动,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获得发现,学习原来如此有趣。

  课堂示范:跨学科融合的精彩实践

  生态文明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课堂教学展示环节在报告厅、科学教室和音乐教室同步展开。三节课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采用跨学科学习方式,各显特色,充分彰显“生态文明”与“跨学科”融合的魅力。

  韦佳岐老师执教的《蝴蝶飞呀飞》,从观察蝴蝶的多样之美,到化身蝴蝶体验想象,再到培养爱护自然意识,层层深入。韦老师融合多学科知识,以趣味活动构建递进式教学框架。教学中巧妙融入本土资源,运用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知识,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趣、自然之美。

  秦宇莹老师执教的《天鹅湖保卫战》以水污染影响了天鹅的生活为切入点,融合科学探究、艺术表达与语言实践。借音乐情境引发共鸣,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科学实验了解水污染危害及治理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强化水资源保护责任意识,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转变。

  陈霏瑒老师执教的《外卖新“食”尚,低碳共“绿”动》一课,直击当下热点话题——食品外卖垃圾,融合多学科知识,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动手实践为主,从调查外卖使用情况,到思辨讨论社会成本,再到撰写倡议书,培养学生低碳意识与责任担当。

  交流展望: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

  调研视导活动的第二阶段,在会议室开展师生访谈、资料查阅与调研视导的情况反馈。专家组与学生和教师围绕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对话,面对专家询问,孩子们个个眼中闪烁光芒,兴奋地分享学习感受;老师们则交流实践中的探索与个人成长。面对面的交流拉近了专家与师生之间的距离,更彰显了项目建设的广度与深度。

  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得到专家组高度认可,肯定了学校厚积薄发、长期坚守的研究精神,项目立于高位、前沿处,把国家课程改革精神嵌入生态文明教育主题,彰显整体育人理念,让儿童过上“五彩缤纷的生活”。专家组对项目的发展寄予厚望,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鼓励学校保持对前沿生态理念的追寻,关注“生态共同体”“生态交往”等热议话题,积极探索有标识、有品牌的大、中、小学“生态研究联动”。

  鼓楼区教育局副局长耿艳用“久”“深”和“远”三个字对项目研究作出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凤凰花园城小学20多年来,深耕绿色教育,孜孜以求、蓬勃发展、成果丰硕,以生态文明教育为契机打开国际交流窗口,在省、市教育交流平台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

  围绕此次调研视导,学校将认真梳理专家意见,深化项目研究,积极推进研究经验在更大范围的实践与验证,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未来,凤凰花园城小学将秉持初心,将儿童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落实到课程里,落实到课堂里,落实到活动里,落实到生活里,为培育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新时代美丽中国行动者持续奋进。(李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