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治理”到“变现”,太湖西部区双桥村湿地群价值千万元
我省首单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落地
近日,“太湖西部区双桥村湿地群”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项目正式签约。据了解,这也是江苏省首单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项目。未来,宜兴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与阅湖文旅科技有限公司将围绕双桥村湿地治理工程后提升的价值,通过整合水域与陆地资源,打造集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新模式。
因水而“宜”,以水为“兴”。宜兴生态资源禀赋优越,拥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多个金字招牌。近年来,宜兴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为好生态“标价”,将更多“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去年,宜兴完成张渚镇茗岭村长岗涧项目确权登记与第三方评估,江苏省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项目成功落地。同年,宜兴又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工作内容和评估核算体系,为全省探索实践了规范化交易路径。
宜兴市太湖西部区湿地群总面积338400平方米。治理之前,该湿地群是一片废弃的鱼塘,水生态状况差。近年来,宜兴投资1.1亿元开展太湖西部区湿地群整治。据宜兴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核算选取太湖西部湿地群双桥港区域222400平方米,通过对该区域内水生态产品各项指标进行核算,核算指标包括供给产品、调节服务、文化服务3大类,又分为水产品、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等8小类。实施湿地治理工程后,该区域水生态产品的增值量约为1048.5万元,实现了从“治理”到“变现”生动转化。完成交易后,治理后的湿地群用于开发生态旅游。
“项目运行正常后每年按照营业额的2%支付收益分红,其收益可反哺湿地的生态维护、工程运行等,实现湿地系统安全运行良性循环,有效保障太湖水环境治理成效。”宜兴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主任徐美勤说。据宜兴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宜兴将继续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绿色金融路径,释放乡村振兴新潜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建设发展,让老百姓受益,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良好契机,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富民。 (蒋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