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3月1日,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日,全区创新发展暨新型工业化大会召开,明确了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径,立下推动全区经济在“十五五”开局之年实现GDP总量跨越两千亿的宏伟目标。
工业经济始终是通州跨越前行最坚实的根基、最强劲的动力。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通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春风中,通州正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在春天里加速奔跑,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精心塑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产业提质——于春光中蓄势,借创新扶摇直上
走进江苏州际数码印花有限公司厂区,全球先进的宽幅single-pass高速数码涂料印花机正开足马力运转,白布如灵动的舞者“走进”机器,转眼间便化作绚丽多彩的花布“跃出”。公司董事长周健介绍道:“这台印花机在保证平整度、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印花效率比普通数码印花设备提高了10倍,耗水量减少85%以上,废水排放降低80%以上。”它不仅引领数码印花进入“便捷高速”时代,更极大地提升了传统产业的新质生产力。
区域竞争的关键在于产业质态。通州的家纺产业,这个曾经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传统产业,如今正借着春日的蓬勃朝气,经历着一场美丽的蝶变。而新兴产业的崛起,更如春日繁花,让通州的产业版图焕然一新,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在安费诺高速技术(南通)有限公司高速连接器车间,世界级水准的产品源源不断运往海外。安费诺专注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一系列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产品应运而生,广泛应用于通信、汽车、工业等多个领域。通过与行业巨头合作,安费诺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拓展了市场份额,为通州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树立了标杆。
通州持续放大“链群”效应,以8条重点产业链筑牢经济支撑,全力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产业高端化进程加快,传统产业在春光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未来产业也提前布局。8条重点产业链发展态势良好,规模产值达1172亿元,增幅11%,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6.3%。与此同时,我区积极响应南通打造“电子元器件名城”的号召,围绕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建设,高端电容电感元器件、尖端PCB、高端半导体生产装备零部件及材料等产业板块不断集聚壮大,并向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延伸。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量较2019年增长超两倍,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力推动全区制造业量质齐升。
今年,通州围绕产业发展,在春日里向着更高目标“加速跑”,深入谋划布局,出台《通州区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工作方案》《通州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大做强八条重点产业链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十五五”期间发展方向,立志在2025年让8条重点产业链产值占全部规上企业达80%。
项目建设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推手。3月8日,我区举行招商引资百日攻坚东部片区集中签约活动,15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28.6亿元。其中,5亿元及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6个,科创项目8个,项目的成功落户必将为通州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企业转型——沐春风成长,聚合力勇攀高峰
在通州创新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的征程中,企业始终是主角,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等各类企业,凭借创新能力与发展活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我们不到0.3秒就能生产出一张电池片。”在位于南通高新区的中辰昊智能装备(江苏)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百米长的大型设备格外醒目。公司研发总监薛茂东自豪地介绍,公司的主打产品“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全自动丝网印刷生产线”完全自主研发,“整个产线一百多米实现无人化生产,历经两次迭代研发,效率极高、稳定性极佳,赢得了不少上下游客户订单。”
依托无人化电池片生产线,中辰昊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营业额突破7亿元。目前,公司主打产品在产能、良率、能耗三个核心指标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该领域第一批量产领跑者,并于去年入围省潜在独角兽企业。
高成长性企业在创新发展的春天里崭露头角,专精特新企业也凭借“独门绝技”,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去年,南通山口精工机电有限公司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山口精工是国内专业生产高端特微型轴承的研发与制造供应商,也是全球微型轴承领域少数具备研发制造轴承关键设备的企业之一。企业二十年如一日深耕特微型轴承这一细分领域,在小轴承行业做出了“大学问”。公司副总经理朱晓峰表示:“目前公司5G设备用特微型轴承已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并获得了一些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投资。”
作为8条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江海电容器更是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其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江海电容器积极履行链主企业责任,整合、分析行业内数据,以产业联盟形式吸引55家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有力推动了通州区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政策扶持则是产业创新的外在助力。通州把政策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关键支撑,印发《通州区优化完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2025年版)》,从支持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建设到鼓励企业创建绿色工厂、技术中心,再到助力企业申报首台(套)、专精特新……每一项政策都如春日暖阳,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呵护。
发布《通州区惠企政策“码上见”》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扩大惠企政策覆盖范围,助力企业精准获取政策、享受政策红利。该平台支持政策关键词搜索功能,每一项惠企政策都明确了经办部门和联系方式,企业可面对面、点对点咨询,真正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人才汇聚——揽四海英才,筑多维发展支撑
人才是创新的基石,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这个春天里,一场场引才工程在通州全面展开,“百博汇通”“十链百校千企”等活动如一座座坚固的桥梁,将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紧密相连,吸引着高精尖科技人才、科创领军人才纷至沓来。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我们不仅建设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区级研发中心、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基地,还与北京医工开发研究中心合作,共同建设了胶囊内镜技术培训中心。”在全区创新发展暨新型工业化大会上,江苏势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峰介绍了公司的发展成果。作为人才创业企业,势通生物多年深耕,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整体技术水平或重点科研领域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行业示范和带动作用。
江苏海泰光电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磁控溅射靶材和功能性涂层的研发与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玻璃、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产品等领域,其中Low-E玻璃靶材产品已成为主流客户的核心供应商,单一产品占据国内60%以上的市场份额。公司总经理王雷说:“公司成立以来持续升级更新设备,今年又加大设备投入,新购的两台设备将安装在新厂房,最快明年年初更新完成,届时产能将提高30%左右。”2016年,海泰光电通过人才引进在十总镇落地,多年来在政府支持下,公司年销售额从两三千万元增长到近亿元产值,每一步发展都是政府与企业携手奋进的成果。
高技能人才是通州产业腾飞的“有力翅膀”。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纺丝车间里,三分之一的员工都是高技能人才,他们凭借精湛技艺,让恒科的纺丝工艺达到全国一流水平。被誉为通州工匠学院的通州中专校园里,年轻学子们通过订单式、联合化培养,正逐步成长为未来的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在这里,每一个普通技工都有机会实现华丽转身,成为行业精英。
为了让人才在通州安心创业、舒心生活,我区不断完善“510英才计划”系列政策,提高政策知晓率和直达性。科创人才基金、人才创业保等金融产品,为人才创业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国际青年人才港、江海智汇园等创新创业载体,为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同时,高端人才公寓、休闲运动场所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让人才在这里既能成就事业,又能安居乐业。
如今,通州的创新生态在春日里焕发勃勃生机。从政策引领到产业腾飞,从企业拼搏到人才汇聚,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共同构成通州创新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动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每一个追梦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每一家企业都能绽放独特光芒。通州,正以昂扬的姿态,在时代的春风里,奏响更加激昂的创新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之歌,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力奔跑。(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