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案件逐年增多的态势,江阴市人民法院道交庭以“预防为先、治理为本”为理念,积极探索普法宣传新路径,全面深化大众对于交通事故的认知,推动交通安全治理从“末端解纷”向“源头防控”转变。

  一是抓住道交审判过程中的民生痛点,针对交通事故赔偿中“司法黄牛”欺诈、理赔程序复杂等群众关切问题,与其他部门合作拍摄《澄法小剧场》之《交通事故赔偿找“司法黄牛”靠谱吗?》,以真实案例为蓝本,通过法官演绎、情景再现和法条解析,生动揭露“司法黄牛”套路,明晰正规理赔流程,从源头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化解社会矛盾。

  二是对于具有典型性的、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件判决后进行宣传,通过案例阐明社会大众对道交案件存在的认识误区,引导树立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文明守法意识。相关案例被《人民法院报》《江苏法治报》等权威媒体专题报道,形成“判决一件、警示一片”的法治涟漪效应。通过将专业裁判文书转化为通俗普法教材,有效破除“谁弱谁有理”“人伤必全赔”等认知误区。

  三是借用其他力量构建全民普法网络。在社区开展“庭审进网格”活动,通过巡回审判、模拟法庭等形式,让居民“零距离”感受司法;依托“智慧法院”平台,对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调解员进行了线上培训,就道交纠纷矛盾化解中常见问题的法律应对做出提示,提升调解员化解道交纠纷的调解能力与专业素养。(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