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浪潮下,档案管理如何实现从“纸间”到“指尖”的跨越?近年来,国网徐州市贾汪区供电公司以“数字赋能、规范管理、服务增效”为目标,通过建设数字化智慧档案室、优化年度档案整理流程,打造了县级供电企业档案管理新模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智慧升级:档案管理迈入“秒查时代”
走进贾汪供电公司数字化档案室,一排排智能密集架整齐排列,温湿度传感器、气体灭火装置等设备实时监控环境参数。档案管理员轻点屏幕,输入关键词,系统自动定位目标档案位置,查档时间从过去的“按小时计”缩短至“秒级响应”。“我们完成了近3年文书、工程、财务等六大类档案的数字化加工,累计扫描文件超59万页,电子化率达100%。档案检索效率提升80%,存储空间节省60%。”贾汪供电公司档案管理负责人介绍道。
规范管理:年度整理实现“全周期管控”
在年度档案整理工作中,贾汪供电公司创新推行“三同步”机制:档案收集与业务办理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通过编制《档案分类细则》《电子文件归档标准》等,明确各部门归档责任清单,确保工程验收、设备台账等关键资料“应归尽归、颗粒归仓”。贾汪供电公司建立的“月度抽查+季度通报+年度考评”的闭环管理体系,去年归档及时率同比提升35%。
服务增效:数据资产释放多重价值
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红利正在转化为服务效能。在优化营商环境行动中,企业办电档案“一键关联”政务大数据平台,实现高压用户“零证办电”。贾汪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评价:“供电档案数据的互联互通,让企业群众办事从‘来回跑’变为‘指尖办’,是‘数字政府’建设的生动实践。”
从铁皮柜到云平台,从手工登记到智能检索,贾汪供电公司的探索证明:档案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功”,更是数字化转型的“先手棋”。随着“双碳”目标推进,电力档案数据将在电网规划、新能源消纳等领域释放更大价值。(戴广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