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3月19日召开的全市民政工作会议获悉,今年常州市将建设1300张家庭养老床位,为3500名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今年,常州市民政工作将继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今年要全力实施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建设1300张家庭养老床位,为3500名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新增53个老年助餐点(社区食堂),改造提升27个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行动,完成省定任务5500户;在社区设置养老顾问站点,培养1000名专(兼)职养老顾问;出台《常州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范》,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等级评定。

  加强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常态化开展低收入人口认定工作,适时修订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管理办法;规范与人均消费支出紧密挂钩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低保扩围增效;提升智慧大救助服务平台,优化手机端智能研判和预警提示功能,完善涵盖非本地户籍人员的困难群众风险隐患数据。

  提升儿童福利和关爱服务水平。全市今年改造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26个,组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培训。

  扎实推进殡葬领域专项行动。常州市将探索设置标准化办事流程和规范化收费项目清单,落实“减项降费优服务”,完善殡葬设施补贴奖补办法,优化提升“96444”惠民殡葬综合服务平台。(吕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