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门法院与区司法局、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联合开展“我在法庭学调解”活动,全区11个乡镇派出21名网格员代表参加。活动由海门法院民一庭牵头组织,五个人民法庭联动开展,采取“沉浸式”方式,网格员们深入法庭了解日常工作,一路收获了许多法治新体验。
紧扣“以学促践,赋能调解”,工业园区法庭重点围绕零距离观摩庭审、手把手指导调解、面对面交流经验三大模块展开,以事实调查、证据把握、利益平衡、执行风险为脉络,旨在帮助网格员高效掌握调解民间借贷案件时的重点问题;同时,为确保调解成果的有效落实,活动还深入讲解了调解协议书的规范写作和证据固定等实务操作内容。“这次培训内容丰富、贴近实际,对于我们今后开展调解工作有很大帮助”,参会的网格员纷纷给出好评。法官还和网格员们交流了在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等常见矛盾中的调解心得,帮助他们理清工作思路,正确把握调解的重点和难点,推动调解工作规范化、法治化。
在三厂法庭,网格员们开启了“交通事故调解学习之旅”,在庭审观摩中,网格员们近距离体验了庭审流程,对交通事故案件中损失项目、认定标准和过错分配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一周的学习日常里,带教法官结合实际案例普及了重要法律法规,通过生动鲜活的法治故事传递了道交纠纷调解的理念和知识。海永乡网格员倪婷表示:“在调解交通事故案件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当事人的感受,尊重他们的权益,同时引导他们依法依规解决问题。”
包场法庭按照“五个一”的活动要求,为辖区内4名网格员每人选定一名带教法官。法官向网格员介绍活动的目的与内容,了解网格员在参与调解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建议。带领网格员参观法庭荣誉墙及党建、廉政建设文化情况,并参观老娘舅调解工作室,观摩先行调解及司法确认过程,并向调解员请教调解经验。最后,网格员旁听无书记员庭审记录案件审理全过程。
在提升“学调解”的互动性和体验感方面,开发区法庭针对理想城社区、五港社区网格员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一方面,网格员通过第一视角零距离了解法庭的法治文化建设、完整诉讼流程及司法便民举措;另一方面,重点归纳社区网格员参与调解继承、人身损害、相邻权纠纷时应当掌握的基本法律法规,赵媛法官更是分享了因社区调解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激化矛盾的案例。对此,理想城网格员范赛宇表示,合同条款的解读、法律原则的运用是调解基础,熟知法律条文才能准确划分权责,才能为开展社区矛盾化解工作奠定更好地基础,为公正高效调解提供坚实法律保障。
在四甲法庭,法庭干警与常乐镇、四甲镇、余东镇、正余镇的网格员们朝夕相处,共同研究案情、把脉调解方案、交流学习心得。除了常规的观摩庭审、巡回调解、交流座谈等活动,还组织网格员们赴常乐镇张謇纪念馆参观学习,旨在追寻前人足迹,汲取奋进力量。四甲镇四甲村网格员代表沙云单表示,法院调解的规范化、专业化为基层调解员的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但更要立足乡村实际,使调解接地气,有温度。
第二期“我在法庭学调解”学习活动圆满落幕,每名网格员都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学,带回去的不只是满载而归的调解经验,更有伴随沉浸式学习一路的法治新收获。(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