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和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编制情况。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姜仑出席发布会,介绍省卫生健康委开展慢病筛防中心建设情况。

  会上,针对媒体关注的“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连续两年,将建设基层慢病筛防中心纳入其中,出于什么考虑?江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如何通过‘管好’慢性病来保障群众健康”问题,姜仑进行了解答。

  姜仑介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是严重危害老百姓健康的重大疾病。常见的慢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并发症多等特点,会对人体的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医疗负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从防控策略上看,如果能够做到关口前移,通过强化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推行早筛、早诊、早治,实施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这些慢性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近年来,我省依托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站、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筛查工作站建设,积累了有益经验。自2024年起,省卫生健康委创新开展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建设,通过强保障、抓落实、促成效,积极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慢病多病共防共管新模式。

  在强保障方面。首先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给予财政专项资金补助,明确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其次是统一建设要求,制定《江苏省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建设标准》,保障建设水平;最后是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做好人群筛查和分类登记管理。同时也通过媒体朋友的丰富渠道,做好慢病管理健康知识的宣传。

  在抓落实方面。一是对申报建设单位开展能力评估,优先遴选前期已建成的糖尿病、高血压筛查工作站;二是突出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三高共管”重点任务,指导具备条件的建设单位实行“3+N”建设模式,将慢阻肺、骨质疏松、房颤、肿瘤等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纳入筛防对象;三是统筹技术力量支持,依托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等基层特色科室省级孵化中心,开展基层医护人员专项培训,同时推动二级以上医院做好人员下沉派驻服务,通过出诊、培训、带教、开设专家工作室和联合病房等方式,参与基层慢病筛防中心服务。

  在促成效方面。省卫生健康委采取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统一、规范、简便易行的一体化慢病筛防管理策略,落实早筛、早防、早治、早管措施,实现以筛促防、关口前移,有效控制重大慢性病的发生率。2024年,我省已建成的60个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共筛查83万名居民,发现慢病高危人群32万人;新诊断高血压3.65万人、糖尿病2.72万人;眼底病变、糖尿病或高血压肾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病等并发症筛查阳性率分别为24%、33%、41%、31%。比如南京市迈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合一对一健康管理咨询及方案制定,给予体重管理、运动干预、膳食指导等个性化“管家式”服务,该中心慢性病患者就诊人次占比达到了34.8%。在推进慢病筛防中心建设工作中,省卫生健康委特别重视加强对服务群体的体重管理,促进慢性病防控和体重管理有机衔接,在此我也呼吁大家管理好体重,做好自我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开展慢病筛防中心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实事。下一步,省卫生健康委将持续发力,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以实际行动勇挑大梁、多作贡献。(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