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法官们的各种努力,被执行人最终迫于压力也主动履行了大部分款项,案件得以顺利了结。”“你们的辛勤工作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也让我更加相信法律的公正与力量。”3月11日,海安法院执行局收到当事人从外地寄来的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这是一起跨越数年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同学借款引纠纷,调解承诺未履行
2021年,当事人王女士因大学同学李某逾期未归还借款三十多万元,无奈之下将其诉至海安法院。在法院主持下,李某承诺分期偿还债务,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收了调解书。然而,李某却未按调解书约定期限履行付款义务,王女士只能申请强制执行。
初次执行遇阻碍,法官上门促沟通
执行法官接收案件后,经查控发现李某仅有零星存款且分散于多家银行,名下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为推动案件进展,执行法官多次上门与李某及其父亲沟通,希望促成双方和解,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由于暂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程序只能暂时终结。
新线索打破僵局,终本案件终化解
“终本”不终止。不久前,该起终本案件迎来了转机。当事人王女士向执行局提供新线索,表示李某近期购买车辆后迅速过户给他人,疑似转移财产。执行干警杨凯甯收到线索后立即展开调查,发现被执行人李某确实可能存在新的财产可供执行,随即联系李某,向其释法明理,严肃告知其若存在逃避执行行为将承担的法律后果,督促李某尽快履行还款义务。迫于法律威慑,李某最终与王女士达成新的和解协议,并按照协议履行完毕。
在执行过程中,会有一些“执行不能”的案件,“终结本次执行”只是暂时性措施,只要被执行人未完全履行义务,法院便不会停止追索。执行法官会定期联络执行案件双方当事人跟进案件最新情况,依法采取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名单等手段督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核查申请执行人递交的每一份财产线索,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将迅速恢复执行。这起“终本”案件正是在申请执行人与执行干警的共同努力下重焕生机,通过有力的执行手段得到了真正化解。
海安法院执行局将继续加大执行力度,提升执行质效,以“执行利剑”捍卫法律权威,充分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