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四港,距上海北翼最近的深水海港。
从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公楼向外眺望,蓝天碧海之间,一排排巨大的红色港机迎风耸立。港区堆场上,风电叶片、集装箱货柜等整装待发。码头上,一艘艘巨轮缓缓驶向深海。
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吕四港放大“深水港口+广阔腹地+综合集疏运体系”优势,加速迈向世界一流港口行列。
通江达海迈上新程
连日来,吕四港经济开发区港口管理局局长李成盛忙着协助企业办理12至13号通用码头施工图批复等手续,推动早日开工建设,加紧与相关企业沟通,尽快确认14至16号粮油码头合作开发单位,为后续初设和施工图设计做好准备。
码头是港口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吕四港抢抓建设“江苏新出海口起步港区”的历史机遇,系统推进“2+2码头、航道、内河转运区、疏港道路、港区道路和洋吕铁路”等六大工程建设。2021年12月22日,2个10万吨级通用码头正式启用,已累计停靠国际航行船舶350艘。2022年10月26日,2个10万吨级集装码头开港运行,去年吕四作业区完成集装箱吞吐超15万标箱,同比增长50%。
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发扬“2+2”码头“大雨开工”“大雾开港”“风雨无阻吕四港”的建港精神,内河转运码头、重装码头接连建成投用,洋吕铁路全线通车,港区内外主干道全线贯通,推进通吕运河大洋港短支进港航道工程纳入通港达园短支航道建设,并在全省率先开工率先完工,打通江海联运最后一公里。
作为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重点骨干企业,江苏宝安电缆有限公司在投资吕四港之前,考察了长江沿线多个地方,都没有找到中意的投资地。“我们需要2万吨级以上的码头运输,一般的内河码头根本无法满足需要。”公司负责人潘敏辗转多地寻找合适的地方。
在潘敏看来,吕四港作业区东港池的这片土地就像一张白纸,能让投资者尽情擘画蓝图。作为重中之重,东港池配套的重装码头更是成为企业落户的关键。“将厂房建在重装码头门口,以后我们的电缆就能通过码头直接出海。”作为首个落户东港池的企业,潘敏早就有了谋划,“不用自己建造码头,光这一项就为企业节省近2亿元。”
如今,“公铁水、江海河”多式联运体系让吕四港通达八方。海港通大洋的水水联运体系,铁路进堆场的海铁联运体系,内河连码头的江海联运体系,采用挖入式港池布置形式共形成内河码头岸线1500m,可布置1000吨级泊位20个。“沪通快航”品牌持续打造,已实现吕四至洋山、吕四至外高桥班轮“天天班”。集装箱从吕四港外运,每箱可节约物流成本1000元左右。
与之相辅相成的是承载产业的广阔腹地,经过多年努力,吕四港拥有港口深水岸线20多公里,港区产业腹地44平方公里,可建5万吨级以上深水码头60余个,现有3万多亩工业及物流用地。吕四港推动临港产业发展,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粮油贸易产业。“卫华选择扎根吕四港,看中这里大江奔流、通达四海的战略枢纽,是搏击蓝海的最佳港湾。”江苏卫华海洋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少勇说。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不断完善的配套设施。去年入选首批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园区,目前220KV绿电专变、共享储能电站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大唐电厂总装机容量500万KW,可保障各类企业大工业用电。广汇能源LNG年周转能力超500万吨,与西气东输管道互联互通,可保障企业的燃气和冷能供应。广钢气体可提供氧气、氮气、氩气等工业气体。
从千年渔港到东方大港,吕四港以深水岸线为笔、综合集疏运为墨,在江海交汇处绘就开放新图景。这座上海北翼第一枢纽海港正以破浪之势,书写启东向海图强新篇章。
高效服务精准赋能
1月13日,伴随豪迈重工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工程现场的机器轰鸣声,吕四港经济开发区2025年第一个项目正式开工。这家公司生产的轮胎模具在全球占据30%的市场份额,位居全世界第一,被称为“中国制造隐形冠军企业”。
在快速扩张的这些年,不少地方想“挖走”豪迈,但其始终未动摇,坚定选择落户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如此强的黏性,是园区和企业在“你来我往”中建立起来的。“启东及吕四港高效的服务、优越的营商环境深深打动了豪迈人,这里就是公司发展的福地。”说起项目对接中的细枝末节,山东豪迈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宗奎坦言。
在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另一家百亿级企业呼之欲出。近日,总投资90亿元的启东惠生海工装备基地项目桩基工程第一、二、三标段陆续取得桩基施工许可证,这也是春节后我市发出的第一份施工许可证。
这个令外界“眼红”的大项目,正是在陪伴中“日久生情”的产物。作为我国唯一具备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建造能力的企业,惠生第一次考察就抛出难题:需要2千多米岸线。在手资源难满足,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另辟蹊径——和落户未建企业协调选址用地。工作人员一天内往返上海、青岛与2家企业协商,一举拿下这个标杆项目,创下项目选址考察“首站即落户”范例。
企业只管做好围墙内的事,外面的事都由政府帮着办。惠生项目码头岸线报批涉及省、市、县三级多个部门、数十项申办流程。市委、市政府建立市委主要领导挂帅、每周协调推进机制,组建项目报批攻坚组,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频繁往返南通和南京,全程代办,推动项目早开工。
过去,优惠政策是吸引企业落户的重要法宝之一。但不少优质企业考察选址时更看重的,还是“一个地方的公信力如何”“政策是否有连贯性”“落地后的服务是否能一如既往”等。
2月20日上午,韩通新能源高端海工装备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签约。作为韩通新能源招商工作的亲历者和推动者,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舰格外激动,项目引进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仪式结束后,他主动找到项目方,就后面工作进行商谈。
项目位于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环抱式港池东港区,项目制造业投资35亿元,主要生产制造各类大型高附加值海工模块。今年年初,听说企业有进一步做大做强品牌的计划,陈舰拜访企业时,道出了把制造基地“归拢”到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的种种好处。公司董事长孟成君由衷地说,与当地政府打交道以来,企业深刻感受到,这里的干部既专业又靠谱,对产业研究深入,扶持政策也多,十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从95天的百亿益海嘉里和73天的百亿卫华,到41天的90亿惠生和40天的70亿豪迈,重大项目落地时效在吕四港经济开发区被不断刷新。“把企业的事当自己家的事来办,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陈舰表示,目前,他们正不断完善招商服务一体化机制,不仅要当好“接生婆”,还要成为“月嫂”“保姆”“勤务员”。
任重而道远者,唯有实干。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在软实力上谋划“关键棋”、锻造“硬功夫”。这里的每一名基层干部都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寻找各方外援来想办法、找出路。在优化营商环境中,“企业吹哨、政府报到”的新要求,让这样的决心和态度有了保障。
港城融合“破圈”发展
朝阳升起,沿吕四港镇鹤城北路前行,近百米高的商业综合体——峰度天下已经完工,这里集商场、酒店和住宅于一体,是启东第二高建筑,也是吕四的地标性建筑。吕四人民引以为豪:“一幢建筑展现的是我们港城的魅力和气魄。”
夜幕降临,吕四文体中心广场上渐渐闹腾起来,或组队打篮球、或相约散步、或儿童嬉闹,处处洋溢着松弛和幸福的氛围。该广场由原吕四中学改建而成,焕然一新的广场可容纳3000人,成为居民茶余饭后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在吕四港的发展历程中,“港产城”一体化贯穿始终,成为推动区域飞速崛起的不竭动力。吕四港镇副镇长杨娟表示,拔节生长的吕四,聚焦“强港、兴产、活城”,全力推动人口集中、功能集成、要素集约,不断提升港城承载力和宜居度扛起“北部中心”担当。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该镇完成吕四港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100平方公里港产城深度融合规划设计编制,10平方公里新能源工具智能制造产业园规划方案、20公顷新城核心区成片开发方案通过市级规划评审,6大片区成片开发方案成功申报。
根据规划,于吕四老城区和吕四港区之间,一座“一核、一环、双轴、多区”的现代化新城即将破土而出。按照30%、50%、20%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新城将以临港+产业服务为核心、以休闲度假为特色拓展、以品质生活为基础支撑,推动港城南北联动、促进新老城区互动。
吕四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公共配套服务,在提升城市功能的同时全力打造城市新亮点,为港城发展注入新活力。吕四港镇建设办主任陆泉伟介绍,镇人才公寓主体结构封顶,目前正在进行用电、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吕四新城CBD首开区项目土地已摘牌,土地出让合同及交地确认书均已办结,项目即将开工建设。镇区21条33公里城市主干道全面通车,“十横十纵”交通路网框架形成,今年还将全面拉开新城区道路框架,力争年底1.4公里鹤飞路东延竣工通车;鹤港路北延、兴港路北延、海港路、鹤鸣路东延(兴港至通港段)、人民路东延等4.6公里5条道路开工建设。同时,加快推进洋吕新村、渔港嘉苑等安置房建设速度。
港产城融合,港口是引擎,产业是核心,城市是支撑。吕四,已实现从传统渔港到现代化大港的华丽转身,推动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的初步形成。吕四港镇镇长黄豪杰表示,吕四正在全面提升港城配套水平,全力打造一座宜居宜业充满活力的现代国际港城,以“城”托起港口与产业发展,实现港口、产业与城市高质量协同发展。(钱爱仁 黄欣美 张春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