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工场科技、朗新、浪潮卓数等锡企陆续官宣接入DeepSeek——
无锡打响AI深度赋能工业“发令枪”
接入DeepSeek需要几步?答案就好像“把大象关进冰箱”一样“简单”——第一步技术对接,第二步适配数据,第三步测试验证。近来,无锡以一场DeepSeek本土化的大规模部署打响了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发令枪”,云工场科技、朗新、浪潮卓数等锡企陆续官宣接入,一场酣畅淋漓的“AI潮”在产业间兴起。
“要看到‘简单’背后的不一般。”业内人士表示,无锡能在第一时间响应,恰恰体现在算力、算法、数据这三项人工智能执行的基础要素上,已完成了“原始积累”。调整姿态,无锡正时刻准备“弯道超车”。
绝缘挤出、框绞、铠装……远东复合技术厂房内,一根根铜丝绞制成缆,伴随产线机械“律动”,大大小小几十块电子屏幕上实时更新各环节最新进展。产线上方部署的AI视觉检测系统已经历一轮从专家模型向机器学习模型的迭代,对产品外观缺陷、人工操作规范可进行精准分析定位。据悉,通过AI检测、数智管理等应用,企业生产效率提高近三分之一,运营成本降低20%左右。
企业首席数智官匡光政介绍,对接国内已算法备案的AI大语言通用模型,远东AI大语言应用平台与十余个场景深度融合应用,完成从产线单点到管理销售的全流程贯穿。一体化布局思路下,企业去年先后获评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人工智能应用是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升级。”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人士表示,在第三轮“智改数转网联”行动中,无锡每年重点推进100个智能化建设重大项目,制造业数字化发展指数位居全省第二,有一定数字化基础的无锡企业成为人工智能深度赋能的“主阵地”。该人士介绍:“尤其是具备行业影响力的地方龙头企业,他们往往掌握更多高质量行业数据,在AI应用中具备先天优势。”无锡一棉、锡柴、华虹等企业工厂都是AI“深度用户”,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人工智能或将成为江阴等传统制造板块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金钥匙”。
人工智能赋能在生物医药这一产业领域亦表现活跃。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中,佰翱得推出全新的蛋白质设计平台,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驱动的方法,加速蛋白质设计过程;和其瑞致力于创新药研发,依托企业生物大分子AI设计平台和算法将在锡建立AI药物分子设计中心;迈博蒂克在锡设立聚焦菌丝体替代蛋白研发项目,主要基于生物信息和人工智能算法,提高碳源转化率,缩短实现菌丝蛋白大规模量产时间,打造AI食品消费级产品。
显然,对人工智能应用的求索与传统制造业的转型需求、新兴产业的创新需求相对应,有着发展“必然性”。
从技术端来看,无锡AI产业肉眼可见地在变强。去年,无锡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同比增长10.4%,列入无锡行业模型培育计划的重点项目共有50个,涵盖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领域。雪浪工业大模型成为省内首个通过国家网信部门备案的工业大模型。这意味着,无锡不光可以是人工智能应用主体,同时也可以是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的创新策源地。
有业内人士分析,DeepSeek带来推理算力需求激增,行业可能迎来新一轮的洗牌,未来或是性价比之争。雪浪云与摩尔线程联合打造的“软硬件紧耦合”大模型训推一体机已正式进入市场,该一体机搭载雪浪河图·工匠大模型平台,面向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为企业大模型应用落地过程中硬件选型、交付周期、训练成本、数据存取和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一站式方案。近日,该产品已完成DeepSeek-R1-Distill-Qwen系列模型的部署。
“生成式AI日新月异,任何一次迭代都可能改变过去数字化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相比关注模型本身,如何抓住这一时代浪潮实现超越更为关键。”业内人士认为,每一个无锡民营企业都可以被看成该企业的“全球总部”,具备强大的决策调度能力,在转型上灵活度很高,无锡要紧抓这一特性形成先发优势,提供更多可复制的技术方案。
眼下,各地人工智能赋能工业尚处起步阶段。匡光政认为,应用场景开发至关重要。“打造‘场景智能体’并进一步泛化应用,才能实现多维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除了在办公、产线这类已有形态中寻找场景空间,无锡极擅长在未来产业领域择取最新技术,于厂房内开辟人工智能新场景,实现传统质态和未来业态的联动。天奇股份与优必选科技联合推动人形机器人进入极氪汽车5G智慧工厂实训便是一例。去年9月,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供需对接深度行暨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活动上,2项重大项目和14项产业生态合作项目的签约正让更多场景落地变为现实。
同时,高质量数据梳理亦被重点提及。雪浪云高级副总裁郭翘表示,金融、医疗等行业之所以能在人工智能应用上先行,在于其本身专业性强、数据处理能力高。而制造业企业需要在数字化过程中不断提升数据标准化程度,才能真正发挥人工智能的推理能力。针对这一痛点,雪浪云提出“数字主线”概念,结合产品技术方法论等帮助客户去进行数据治理,助力大模型场景的充分落地。
不光要与“大象共舞”,还要让“蚂蚁成群”。市工信局人士透露,去年无锡发放了算力券,今年还将发放语料券、模型券等,持续为中小企业参与AI研发、应用提供要素支持。(韩依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