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5% 江阴港航经济喜迎首月“开门红”
日前,记者在江阴苏南国际集装箱码头看到,“新滨源”号货轮正靠泊码头,船上436个标准箱码得满满当当,即将驶往黄埔港。据江阴海事局统计,今年1月,江阴港船载货运量4491万吨,同比增长2.2%;集装箱吞吐量6.1万标箱,同比增长15%,为全年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我们码头也照常运转,半数作业人员留岗,8天就完成了集装箱货物吞吐量近1万标箱,同比增长47.84%。”江阴苏南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操作部副经理王诚告诉记者,码头火热的生产态势从去年延续至今,2024年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5万标箱,件杂货吞吐量达380万吨,均创公司建港以来吞吐量历史新高,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2025年一开年,公司紧抓生产高峰,加强与海事等口岸单位之间的沟通,努力打通各环节“堵点”,截至2月10日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82万标箱,同比增长8.52%。今年,江阴苏南国际集装箱码头还将开通外贸新航线,为本地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货物出运通道。“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锚定全年奋斗目标,拉满弓、铆足劲,努力把‘起势’转化为‘定势’‘胜势’,推动生产经营态势持续高开高走。”王诚表示。
“目前,我们服务到港船舶最大吃水提升至12.3米,刷新江阴港开埠以来吃水最大纪录。去年全年保障了449艘次开普船安全抵港,节约企业物流费用约8.9亿元。”江阴海事局黄田港海事处四级主办李兴春长期奋战在一线,见证着江阴港不断升级迸发新活力。去年,江阴海事局助力开通外贸新航线3条,并打通了澄常沪“新三样”“一箱制”监管通道,港口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
作为水上经济类执法队伍,一直以来,江阴海事局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服务港航经济稳步提升。该局一方面结合“遏重大、降较大、控一般”84项硬措施和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另一方面,加强与海关、边检等部门协作,在全省率先实施重点物资运输船舶“直进直靠、直离直出”绿色通道“一站受理、一网通办”,启用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快结快办”绿色审批通道,实现长三角区域内重点船舶“一程进出、全域通行”,切实提升港口作业效率,让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港航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为促进江阴港航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海事服务。今年,江阴海事局将积极助力无锡(江阴)港规划调整方案报批,稳步推进东江作业区纳规工作,支持保障多个码头改扩建项目,支持江阴造船产业转型,进一步推动港口提升能级、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为江阴港综合枢纽建设贡献“海事力量”。(刘葭湄 黄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