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清水两岸绿,满眼锦绣赛江南。令人难以想象,通吕运河通州段曾经化工企业集聚、生活垃圾流淌,而随着环境综合整治和两岸提升工程的顺利完成,这里早已完成蜕变,成为一片充满魅力的城市活力水岸。

  目前通吕运河两岸环境提升工程已经全线完工对外开放,这里成了市民日常休闲运动的热门打卡地。市民曹卫秋家住通吕运河北岸的大唐金城小区,自从这里开放后,他每天都来锻炼,“整治前这里环境很杂乱,如今在我家推开窗就能欣赏运河景观。感谢政府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

  运河两岸融入运河文化、张謇文化,将骑行道及滨河步道与运动、健身、游乐场地串联,打造体育运动公园,同时配备城市驿站、停车场等休憩服务设施,形成一个集生态、休憩、文化、活力于一体的多功能水岸客厅。在城市驿站咖啡厅点上一杯拿铁,望着夕阳下悠悠流淌的运河水,即可感受岁月静好的时光。

  由于水运条件便利,通吕运河沿岸曾聚集了印染、化工、燃气经营等环境污染较大的企业,尤其是通灵桥区域情况尤甚。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区域规划功能的调整,周边住宅小区、学校和商业娱乐场所逐渐增多,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和群众生活。为此,通州投入数亿元彻底斩断这片区域的污染链条,累计处理污水2.5万吨,拆除面积共计18.4万平方米。

  江海大道东延高架通车后,通吕运河成为展示通州城市形象的新名片。2023年,通州区将通吕运河两岸环境整治提升项目纳入民生实事工程,以世纪大桥为界分东西两期实施,目标将通吕运河通州段打造成通州第一条绿色运河生态长廊。“项目范围东至金沙湾大桥、西至中石化油库,总面积大概有26万平方米,绿植覆盖率达到了70%,设计了乔木、灌木和地被,尽可能保证四季常绿以及生态的多样性。”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主任曹彬彬介绍。

  曾经横跨通吕运河的通灵桥陪伴了通州人半个多世纪,如今通灵桥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时光更迭,眼下金沙湾大桥横跨通吕运河之上,两岸风光带生机勃勃,一幅全新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上月,“运河景观新 悟空驾瑞来”2025南通州迎新年民俗文化·全民健身游园会在运河北岸生态廊道举行。各具特色的非遗、文创、美食、表演与碧波荡漾、绿意葱茏的生态美景相映成趣,让通州市民尽享生态福祉。市民邢女士带着孩子前来参加当天的读书活动,“以前这边感觉挺荒凉的,现在大不一样。累了可以到驿站来坐坐,看看书、品品茶,很有韵味,我们通州人真的很幸福。”

  创新环境治理,拓展生态优势,城市发展才能更有“生命力”。通吕运河的蜕变与通州的绿色发展理念息息相关。近年来,通州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着力打造立体、多元、生态的公共绿色空间体系。仅2024年,城区就新增公园绿化总面积42万平方米。(张秀秀 翟添翼 顾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