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勤务指挥室,马绍尔群岛籍‘光明女神’轮检查完毕,情况一切正常……”2月13日,随着CAPE型船舶“光明女神”轮11万吨“铝土矿+锰矿”的顺利卸载,江阴港迎来了2025年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首条重磅航线。“这是江阴港接靠的首艘圭亚那铝土矿运输船舶,在江阴边检、海事等部门24小时全天候服务保障下,‘江阴—圭亚那’新外贸航线正式开通。”江阴港港口集团副总裁刘小龙介绍。

  作为长三角的重要枢纽港口,江阴港是海进江、江出海、江海河联运的重要港口和国家布局的外贸进口铁矿石重要的接卸港。“自江阴港纳入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后,已接连完成五号码头、六号码头改扩建工程,把过去10万吨级的泊位等级统一提升为20万吨级,更好地承接CAPE型船舶的靠泊。”江阴港口集团相关人士说,泊位等级提升后,海轮可直接入江,每吨货物的物流成本与过去相比可节约20元—40元,新航线的开通也能为中资企业在圭亚那等地区的各类基建项目提供生产及生活物资保障,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

  从江阴海事局获悉,“光明女神”轮的起始港为圭亚那首都乔治敦。从圭亚那到江阴,该轮跨越了12个时区、行驶约13000海里,货品在江阴顺利通关后便可开启从内河运往重庆企业大朗冶金新材料的旅程。记者了解到,圭亚那2018年签署并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也是首批在英语加勒比国家加入的国别,圭亚那铝土矿储量居于世界前列。

  “这是长江江阴段12.5米深水航道红利的又一次充分释放。”江阴海事局相关人士透露,2024年,江阴港船载外贸货运量累计6385万吨,同比增长4.4%,连续五年突破6000万吨,江阴海事全年累计服务保障操纵受限船舶2000余艘安全进出江阴港,其中CAPE型船舶高达449艘,连续多年助力江阴港成为长江CAPE型船舶接卸的“第一港”。(唐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