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和区两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明确了2025年的奋斗目标和路径举措,勾勒出了通州现代化建设新图景,为做好下一步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金沙街道认真贯彻会议精神,锚定“强贡献、上台阶”目标,用务实的举措推进金沙实现跨越发展。

  项目是发展的强力引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金沙街道要强化科技型、税源型企业招引,提升赫联产业园入驻项目质量。金沙街道将加速二级载体平台东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招引工作,落户一批质量高、撬动性强的制造业项目,全力推进项目落地转化。

  1月15日,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船舶配套设备智能化、集成化项目签约落户,项目计划用地22.5亩,新增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预计今年7月开工建设。投资方南通军燕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具有完善的销售渠道及先进的生产管理和成熟的生产工艺,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欧美和中俄等国家和地区,在船舶行业享有盛誉。“政府对公司的扶持力度很大,相信落户在这里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的主要产品为船舶推进器系统和船舶节能减排系统,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近一亿元。”公司负责人刘季均告诉记者。

  金沙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卫忠表示,为推进项目落地转化,街道还将推进人才科创载体高质量运营,计划全年引进科创项目10个、省外人才8人,申报国家级人才15人,力争通过“510英才”3人、“江海英才”1人。同时,加大现有企业培育,完成千万元技改项目两个,培育星级上云企业4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8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

  今年金沙街道将继续“抓融合,促发展”,走好融合发展之路,着力构建以农业带动发展、工业主导发展、服务业驱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按照省级农业产业园标准,高点推进片区规划,完善水电路网,为重大农业项目做好承载。紧盯上悦城盘活、建设路更新两个重点,提升消费场景,焕新老城活力。

  在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方面,街道将持续擦亮党建“金字招牌”,深化党建引领“古沙红·幸福家”建设,推动“金快办”“暖心服务日”等10项举措落到实处。聚焦“小区治理难、群众参与度低”问题,开展“红色物业”试点,提高小区大支部、业委会和物管会覆盖率,推动多方协同共治。发挥社区“大党委”效能,整合社区资源,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

  社区是覆盖范围广、涉及人员最多的基层单元,是城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金沙街道朝阳社区依托红网格之家,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社区党总支书记召集协商议事,让群众主动参与治理;常态化开展支部书记参与学习,共商调解,组织文化体育等活动,绘就共建共治新局面。社区还打造了一支朝阳志愿队,成员大都由老党员、居民志愿者组成,常态化开展党员送课上门、志愿服务进邻里、结对帮扶暖人心等活动,惠及居民三百余人,辐射整个朝阳片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金沙街道将坚决贯彻落实全会、两会精神,创新实干、努力奋斗,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通州新实践的征程中,扛起主城担当,作出金沙贡献。”张卫忠表示。(曹雪娟 张秀秀 庄妍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