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经济学会在南京召开“2025年江苏经济形势展望与对策研讨会”暨省经济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来自省内相关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代表约50人参会交流研讨。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在致辞中肯定了江苏省经济学会在学术研究成果、服务会员举措、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提出,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需要省经济学会对当前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从学理上给予解读和回应,以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
理事会环节,江苏省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社科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吴先满研究员汇报学会2024年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表决通过部分负责人调整事项。
学术研讨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增加居民收入、稳增长与促改革、产业转型升级、金融强省建设等问题作重点发言。江苏省经济学会会长、教育部特聘教授、江苏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教授分享了对当前江苏经济形势以及中国经济转型的看法。他认为,应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加各主体收入;中长期而言,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才能淘汰落后产业。
江苏省统计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刘兴远在发言中对2024年经济形势进行总结分析。他提出,2024年江苏经济形势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持续夯实,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社会预期和信心明显改善,对全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他建议进一步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提高居民收入,优化投资结构,增强创新支撑力,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多力并举,江苏经济有望在2025年实现稳定增长。
江苏省委金融办副主任、省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聂振平就深化改革提出具体建议。在社会保障与科技创新方面,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科技创新体制,助力江苏高质量发展。在金融政策落地方面,要推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江苏更好落地,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在资本市场利用方面,要利用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推进企业上市,发展私募资金。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要增加信贷投放,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在金融风险控制方面,江苏金融风险较低,没有高风险金融机构,要严格控制系统性风险。
吴先满就江苏加快建设金融强省步伐、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几点政策建议:第一,抓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机遇激发货币政策效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第二,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做好“五篇金融”文章;第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第四,协调长三角金融关系,利用上海优质金融资源;第五,发挥绿色金融牵引作用;第六,守住江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江苏省工信厅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吴小松提出,江苏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基础扎实,研发投入、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制造业规模和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多年领跑全国。但目前仍然面临着高水平基础研究待加强、人才结构紧缺等挑战,建议加速科技创新,加强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打造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研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畅通产学研转化通道。
江苏省经济学会顾问钱志新认为,江苏应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机遇,走在前列。目前,江苏省数字经济联合会正开展“百模千应用进万家”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应用,已取得不错效果,下一步要继续在这方面深入探索。(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