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至22日,江苏省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江苏省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期间,来自南京林业大学的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贡献南林智慧,发出“南林声音”。

  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赵茂程就“关于加强教育招考机构建设”和“关于加强原‘中央林业实验所’树木标本保护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他表示,教育招生考试收费是教育招考机构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江苏省仍有部分教育招生考试收费标准不一,亟需优化调整。此外,原“中央林业实验所”树木标本保存条件简陋,亟需进行抢救性重点保护,标本保存场地和设施亟需完善。他建议,教育招生考试主管部门需制定工作方案,采取规范收费标准或取消收费项目改由财政专项资金保障等方式,促进教育收费标准管理逐步进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同时,尽快推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标本的重点保护,加强标本保存场地和设施建设,推进现有标本的数字化。

  江苏省人大代表、南京林业大学校长勇强就“建立盐城碳额度绩效机制,加快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建言献策。他表示,盐城作为全省唯一的设区市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以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总抓手,建立碳额度绩效机制,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江苏省在推进盐城碳额度绩效机制建设过程中,仍需克服一系列挑战和难题,如:生态保护工作缺乏整体性考虑,过于点状化、资金紧缺、尚未形成一个长效的生态修复机制等。他建议,建立全域碳排放和碳汇创新性核算体系;形成森林、湿地长期碳汇监测网络系统;创建地方碳汇权益交易平台等举措。通过建立盐城市碳额度绩效机制,为区域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与绿色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盐城范式。

  江苏省政协常委、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赵剑锋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院长徐国华联名递交了“统筹布局一体推进我省高校办学用房建设”的提案。提案认为,江苏高校在校生规模十年内还将继续扩大,宿舍和教学、科研场所亟需扩容,同时也需要考虑十年之后高校在校生数急速下降的问题。提案建议,通过统筹协调盘活存量资源、分类施策做好增量补充、争取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等方面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化解高校办学用房建设的矛盾。

  江苏省政协委员、民进南京林业大学支部主委、教务处处长蒋玲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网络新业态中不法分子为获取非法利益,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匿名性等特点及监管漏洞实施违法违规行为,甚至诱发严重暴力犯罪等问题。她从健全相关机制、压实监管责任和强化社会监督三个维度提出建议,以整治不法行为,健全网络监管,促进网络新业态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江苏省政协委员、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魏洋基于农业农村领域,深挖在数字农田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人才和设备等方面的挑战,针对性地提出了降低设备成本、拓宽资金渠道、加强基层信息化人员队伍建设、推进数字农田建设标准等方面的数字农田建设转型目标,以及加强生物质材料高值化利用的具体举措,多措并举促进农村绿色低碳发展。

  江苏省政协委员、民盟南京林业大学委员会常务副主委、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副院长陈金慧聚焦“建设江苏森林碳汇长期监测网络”的话题,提出建立长效的森林碳汇监测网络、完善碳库评估体系、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创新建立全省森林碳汇能力绩效评估机制等具体举措。(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