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工作报告紧紧围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使命,科学务实确定了新一年工作的“任务书”“施工图”。泰州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和省两会精神,全力做好“产、水、文、人”四篇文章,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城市能级,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以实干实绩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打造中部支点。把产业作为泰州担纲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的根本支撑,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致力打造具有重大影响力、核心竞争力的“中国药城”“世界船都”和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以企业、创新的“高峰林立”和产业、园区的“高原隆起”标注中部支点的崭新高度。
建设幸福水城。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以百里长江为纽带,建设产业先进、兴旺发达的现代化滨江城市带;以千年凤城河为内核,建设商贸繁荣、人文荟萃的中心城区;以十里溱湖为依托,建设风景秀丽、生态优美的康养名城;以万亩垛田花海为标志,建设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经济活跃的绿色发展示范区,以“江河湖海”的交相辉映,把一个生活富裕、美丽宜居、活力迸发的幸福水城照进现实、带向未来。
提升人文“三水”。坚持守正创新、以文化人,推动以施耐庵的水浒、郑板桥的水墨、梅兰芳的水袖为代表的人文“三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厚植城市精神、提升城市气质、塑造城市形象,打造更加鲜明、更有记忆的城市标识,让泰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芳华。
做强“泰有引力”。扎实抓好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以及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让孩子开心成长、青年安心发展、老人舒心长寿、特殊群体暖心有尊严,着力增强本地人的自豪感、外来者的归属感、未到者的新鲜感,更好地凝聚人心、集聚人气、汇聚人才,让即将三十而立的“年轻泰”更具“活力范”。
“四篇文章”是紧密关联、互相成就的,是面向未来、事关长远的“大文章”,泰州将科学谋划、一体推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一是坚持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扎实开展项目攻坚行动和重点产业链培育提升行动,加强产创融合,在推动优势产业未来化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全方位融入苏南,进一步打开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能;三是致力打造“到泰州、泰周到”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在泰州办事最有获得感、创业最有成就感、扎根最有归属感,以一流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活力;四是大力弘扬“三个不相信”精神,巩固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