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镇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奋斗过程极不平凡,发展成绩令人鼓舞。
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实现了新突破。2018年以来,镇江全面加强了债务管控,在省委、省政府和财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接续奋斗,全市全口径债务规模、政府性债务率、综合融资成本、融资平台数量持续下降。去年债务风险大幅降低,金融环境持续优化,为债务风险等级“脱红”乃至全面解决金融债务风险打下了坚实基础。
生态环境保护迈上了新台阶。强化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紧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去年,镇江的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水环境质量均排在全省前列,全市单位GDP能耗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规划下降目标,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绿色电力消费量增速均超过50%。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实现了动态平衡。
推进产业强市战略迈出了新步伐。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重点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自2021年以来坚定推进开发园区整合提升,园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愈发凸显,去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同比增长了40%,其中制造业项目入园率超过90%。实施创新引领产业强市行动,集中资源力量培育“四群八链”新兴主导产业,形成了2000亿级产业集群1个、1000亿级产业集群2个。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规上服务业核算行业营业收入增长了20%,与制造业互促共进。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9%,高于全国、全省平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4.7%。
保障改善民生取得了新成效。78.1%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牢牢兜住了“三保”底线,40项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得到较好落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555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至1.79∶1。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镇江将认真落实省两会精神,坚定信心、实干笃行,一步一个脚印推动目标任务在镇江落地落实,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为“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打牢基础。
在债务风险化解上实现重大突破。坚决扛起地方政府债务化解主体责任,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坚持做大综合财力和压降债务规模双向发力,持续优化债务结构,扎实推进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尽快实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级“脱红”。
在项目招引建设上实现重大进展。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培育和用好资源禀赋、营商环境、产业特色开展招商,一手抓外部招引,一手抓内生培育,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总投资达到2300亿元;开展重大项目全周期穿透式服务,推进“拿地即开工”“验收即拿证”“交房即办证”,省重大项目和市重大项目年度投资达到610亿元,其中省重大新建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
在园区建设发展上实现重大变革。坚持把开发园区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全面落实园区发展规划,紧扣园区主导产业需求升级硬软件基础设施,备足工业熟地、环境容量、人力资源等关键生产要素,为优质企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推进“管委会+公司”高效运作,增强园区专业化、市场化管理运营能力,提高园区建设质效。单独建立与薪酬绩效挂钩的园区发展评价体系,严格绩效考评和奖惩兑现,切实增强开发园区对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引擎功能。
在国企改革增效上实现重大跨越。一往无前抓好新一轮国企改革任务落实,完成市属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国企把有限资源集中到核心业务和优势领域上,实行全员绩效考核,深挖降本增效潜力,推动国企全面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更好发挥地方国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在民生福祉增进上实现重大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优先项”,带着感情和责任抓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民生事业,特别是把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作为城建领域的重点任务,着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消除安全隐患。用心用力把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办实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让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变化和好处。同时,我们将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污染治理、公共安全等重点任务,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