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通海门临江新区以“湾区奔涌”干部培育工程为载体,充分结合新区发展需要和干部成长需求,优化培训体系,促进新区干部提升能力抓落实、转变作风促发展。

  聚焦实效性,拓宽干部教育培训广度

  准确把握党员干部多层次、宽视角培训意愿和需求,不断丰富教育培训资源和方式方法,结合本土资源,全力擦亮干部教育培训品牌。

  整合培训资源。重点提档升级稻香村、丰顺村、生命健康产业链党群服务中心等,为党员干部提供学习交流阵地,帮助党员干部开拓视野,提升理论素养。完善“临悟发展路”党员干部教育路线,形成集实地参观、现场教学为一体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乡村振兴”三条精品路线。东布洲科学城被评为南通市干部教育培训“五星”现场教学点、“南通市新时代党员教育阵地”。

  搭建培训载体。以“知临学堂”年轻干部培育平台为抓手,通过学政治理论促思想提升、学业务知识促能力提升、学服务意识促理念提升“三学三促”,全面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组织年轻干部实地观摩一影医疗、东布洲致远孵化器、在想文化等企业,围绕“强能力、优作风、竞发展”主题,开展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提升年轻干部履职能力。

  开辟“三懂”讲堂。举办7期“懂经济、懂产业、懂企业”干部大讲堂,通过邀请本地企业家、创新创业团队授课,进一步增强政企互动,强化“人人都是招商员”理念,引导党员干部主动服务招商、参与招商工作。同时每期安排中层业务骨干上讲台、谈业务,通过现场交流、青蓝帮教等方式,开展学思研讨,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理论、专业“软实力”,强化服务发展“硬支撑”。

  聚焦系统性,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精度

  聚焦中心工作,创设以“理论培训+实战锻炼+调查研究”相结合的“闭环式”综合素质培养链。

  注重理论培训。开展镇村干部培训,邀请理论专家、党校教师,围绕学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内容,开展“面对面”理论辅导,全面提升镇村干部综合素质,打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

  注重实战锻炼。把培训课堂设在项目一线、田间地头。共组织9批次200多人次党员干部,走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试点村、产业发展优秀企业攻坚克难。着力围绕“招商引资、人才服务、基层治理”等领域,中层干部公开揭榜领题14个,促进干部有效解决急难问题、高效落实重点工作。选派干部到专业吃劲领域压茬历练,安排党员干部赴沪苏地区实践锻炼,一线对接产业发展信息,增强干部在招商引资、经济建设等领域的能力本领。

  注重调查研究。组织党员干部带着问题深入基层一线,到相关村、企业、项目现场等实地开展走访调研,扑下身子察实情、谋实招、求实效,强化结果运用。召开“红色湾区·干部说”小组研讨会,结合基层治理中遇到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就规范农村建房审核流程、邻里纠纷调解的方法和路径等方面开展分组讨论,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

  聚焦针对性,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

  围绕新区发展定位和目标,突出精准施教、靶向发力,坚持以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干部培训方向。

  突出农村农情。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民生保障、富民产业等重点工作,精心开展专题滴灌式培训。不定期对村会计、农技、民政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增强基层干部服务“三农”的本领。组织开展村专职网格员业务培训会,加强民情信息收集、风险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政策法规宣传等能力。2024年,共开展各类村务培训20余期,切实培养“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

  突出廉洁廉政。以“5·10”思廉日、“算好廉政账”专题教育月等活动为契机,集中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聆听廉政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旁听法院庭审、参观“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史专题展”、制作廉政书签等系列活动,让党员干部思想接受熏陶和洗礼,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突出安全防范。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培训,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素质能力。定期组织干部参加专题培训,增强各条线对安全生产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主体责任意识,坚决筑牢安全防线,促进新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陈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