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苏校友发展大会在南京市鼓楼区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常进,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华,南京市科技局、鼓楼区相关领导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中国科大相关院系领导及全国各地优秀校友代表等共约350人参会。
促成联动合作 凝聚校地融合新力量
鼓楼历来高度重视校地融合工作,充分发挥校友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目前已与省内外多家校友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打造了“鼓楼校地合作创新社区”,并成立了鼓楼高新区校友会联盟。
作为联盟成员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苏校友会首次在南京鼓楼举办活动,也是常进校长履新以来首次参加地方校友会活动。常进表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始终秉持“红专并进 理实交融”的优良传统,在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产出一流科技成果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新突破,作为科大校友的重要汇聚地之一,江苏地区的中国科大校友人才济济、群英荟萃,希望江苏校友会继续提升校友组织的服务力和影响力,各校友组织能够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为校友成长进步、母校事业发展搭建广阔的共赢平台。
鼓楼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方靖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苏校友发展大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将鼓楼区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相结合,共同探索跨区域校地协同创新路径。鼓楼区将紧扣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分中心建设目标,用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九条措施、产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拨投结合”专项资金,助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科技成果在鼓楼落地转化和产业化。
会上,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郁健对鼓楼区情进行了推介,表达了对中国科大校友走进鼓楼、加盟鼓楼、落地鼓楼的热切期望。
搭建科创平台 探索校友经济新模式
鼓楼区积极探索校地融合发展路径,在资源集聚、载体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科创平台不断扩容,推动中国药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智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南京(鼓楼)水行业科创联盟、苏港青创基地等一批平台落地。
为持续深化校友经济“朋友圈”,鼓楼区与中国科大校友(总)会揭牌成立“雁回人才共育基地”,鼓楼高新区与中国科大江苏校友会揭牌成立“校友创新创业基地”。通过搭建两个合作平台,形成鼓楼与中国科大、鼓楼高新区与中国科大校友之间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整合各方优势,链接海内外校友创新网络,围绕鼓楼区的产业定位与发展需求,引领校友及所在企业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会上,鼓楼高新区与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有意向在鼓楼发展的校友创业项目进行了合作签约,产业涉及人工智能、AI网络、商业航空低空经济、通信等领域。
分享科技成果 激发产业创新新动能
鼓楼区453地块规划布局脑机接口产业,建立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相关应用场景。会上,中国科大校友、脑虎科技团队专家进行了题为“脑机接口:让大脑连接未来”的主题分享。其他杰出校友围绕“从单车智能到车路协同”“工业智能的基石——高效的工业大数据平台”“2025年的变与不变——宏观经济与资产配置展望”进行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演讲,专家们分享了各自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主题为“科学+技术+金融,产学研如何有效一体化”的交流研讨环节,五位与会校友代表围绕人工智能、半导体技术、科技金融的发展与应用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分享当下前沿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方向,为校友经济的建设、产学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不同角度的经验借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苏校友会成立于2000年初,现有活跃校友近千人,每年新进南京校友150人左右。校友会在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平台资源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运用校友经济发展政策,为校友企业提供信息和支持,助推经济发展,反哺学校和校友会;另一方面依托科大的人才优势,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研发等新兴产业与政府开展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合作。江苏校友会与龙芯中科、科大讯飞、科大硅谷等校友龙头企业长期深度合作,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下一步,鼓楼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大江苏校友会和中国科大校友企业紧密联系、发挥优势、加强合作,促进政策、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共同打造新时代校地融合新范式,为更好地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