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构建匹配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才创新体系势在必行。作为南京人口数量最多、经济体量最大的行政区,江宁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持续完善引才留才用才链条,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着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打造人才发展现代化试点区,目前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49万人。
以“引”为先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塑造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江宁区科教资源富集、潜力巨大,拥有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等各类驻区高校34所,在校师生超30万人,平均每6个常住人口就有1名在校大学生。
2023年3月,江宁启动与驻区高校共建高水平人才集聚区,发布“校地人才共建12条”,探索建立协同开发的育才体系,采用“校企联合、工学交替”形式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鼓励在高校周边,建设载体资源丰富、创业氛围浓厚的人才街区,形成产业、人才集聚效应;鼓励企业与驻区高校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全面加强校地人才交流合作,激活“象牙塔”内的创新因子,打造人才创新区域共同体。
当前,江宁区已与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高校共建环东大知识创新圈、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环南航创新带等,并搭建起紫金山实验室、中科院麒麟区域创新高地等多个校地共建创新平台,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此外,为集聚培育战略人才力量,江宁还发布《全面策应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建设 奋力打造人才发展现代化试点区的行动计划》(简称“人才强区16条”), 进一步加大战略科学家、一流领军人才和团队、青年科技人才、职业技术经理人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对顶尖人才,在给予最高1000万元产业化配套资助基础上,再给予最高500万元人才引培激励;创新推行人才评价“举荐制”、积分制,畅通各类人才发现、成长通道,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以“用”为要 激活干事创业“源动力”
“一流人才”量级决定区域创新能力上限,而人才作用的发挥则影响区域创新整体效能。江宁抢抓南京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城市机遇,实施人才工作现代化革新工程,探索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人岗相适、人尽其才。
一方面,江宁创新人才组织形式,围绕企业关键技术突破需求,与东南大学等高校共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开展“校企联聘”,引进驻区高校人才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推荐高层次人才到驻区高校兼任“产业教授”,推动双方开展协同攻关。
在南京全控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教师张颖成功研制基于视觉测量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误差标定与补偿系统,为破除企业技术瓶颈提供支持。“‘科技副总’的身份让我有更多机会将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很有意义。”张颖说。
另一方面,江宁革新人才评价体系,打造紫金山实验室“人才科研特区”,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任务为牵引的人才配置体系,实施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科研团队最多可享有90%收益权;同时创新实施人才举荐制,针对重点领域重点人才推行“一评多用”“免评即享”,赋予重点企业人才举荐权、认定权,激活人才创新动力。
“首席科学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技术路线确定、科研团队人员选用及科研经费使用上拥有极大自主权。”紫金山实验室科研部部长齐望东表示。目前,紫金山实验室聚集的超千名人才研发队伍中,有300余人为柔性引进。在“最强大脑”支持下,实验室在未来网络、B5G/6G通信、网络安全等领域成果频出,如国内首款内生安全200GDPU芯片、内生安全拟态调度器芯片等。
以“留”为重 夯实人才发展“支撑力”
良禽择木而栖,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地方发展动力,还应在“留”上下功夫,打造人才安业“生态圈”。近年,江宁高效运行人才集团,提档升级国际人才街区,高水平建设院士村落、专家公寓,设立人才“一件事”服务专窗,丰富“人才码”功能和应用场景,打造一批高品质、国际范的人才社区、众创园区、大学城区等,让更多“千里马”在江宁大显身手、竞相发展。
今年5月,紫金山国际人才街区正式开街。以“一街所有,全面集成”模式建设,青年人才不仅可以拥有自己的办公场所,还能享受包括实验室、会议室、接待、招聘等在内的公共服务功能。同时,紫金山科技城、江宁人才集团共同发起,协同金融机构、人力资源、财务和法律咨询、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机构,成立紫金山国际人才街区服务联盟,以全周期、全要素的综合服务护航人才发展。
以城市魅力吸引人才,从专项编制人才子女入学就读计划到完善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障,从创新人才“一件事”服务机制到丰富“人才码”功能,江宁正在用温情服务营造优质人才生态。据统计,江宁平均每天新增120名大学生就业、每月新引进近百名海外人才,优越的人才生态已成为江宁招商引资的一张金名片。(王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