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区附近有自动驾驶小巴接驳点,现在去园区上班,不用开私家车,可以免费乘坐自动驾驶小巴到单位。”乘坐自动驾驶小巴上班的90后小张讲述他的经历时,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很高兴看到自动驾驶小巴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这背后需要产业链上游相关技术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并且能吸引下游应用端企业加速聚集。”驻新吴区的江苏省及无锡市人大代表、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主任陈大鹏说,“顺畅地连接上下游产业链,在中心建立起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系点发挥了很大作用,产业链上的代表不仅有专家学者,还有不少优秀的企业家,他们的加盟,让中心成为产业集群的‘织网人’”。
如今,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的这张“智慧网”里不仅“网”住了22位“两院”院士、52名知名专家团队,还“网”住了智能传感器、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几百家企业。
为推动科技创新及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吴区人大常委会根据高新区、新吴区“区政合一”管理体制特点,在产业链、园区及企业建成了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产业园区人大代表实践基地、无锡空港经济开发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无锡东庄电力电子科技园人大代表联系点、无锡隆玛科技有限公司人大代表联系点、无锡诺飞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人大代表联系点以及无锡万里集团人大代表联络点等。陈大鹏所在的物联网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系点是众多代表联系点之一。
前不久,在无锡高新区(新吴区)科创企业联合会成立大会上,区科创企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正式成立,鼓励支持各级人大代表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近两年,产业园区各级人大代表共调研关于产业发展工作127次,接待企业来访人员269人次,解决问题237个。同时,更多更好地引领着相关行业发展的优秀企业不断在高新区(新吴区)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新吴区人大代表建议设立“科技创新周”,区政府很快决定将每年5月的最后一周设为“新吴区科技创新周”。今年科技创新周以“汇科教·智新生·创无限”为主题,持续畅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的衔接融合,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同时,不断优化从初创型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到高企全覆盖的新一轮“倍增计划”,促成更多人才奔向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更多技术汇向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更多资源投向无锡高新区(新吴区)。
“去年,全区生产总值2515.69亿元,人均GDP列江苏省城区第一。看到这个成绩,我倍感自豪。”区人大代表、无锡诺飞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曹嘉伟说,“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咱们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前,全区有39名相关行业领军人物的人大代表被编在各自产业链、园区的“人大代表实践基地”“人大代表联络站”以及“人大代表联系点”上,他们在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始终坚持走在前、做示范,勇当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排头兵。(居宏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