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势、谋全局、破难题。12月20-21日,“国缘V9·2025(第十八届)苏商领袖年会暨苏商数实融合大会”在南京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资深教授、辛庄课堂学术总导师张维迎,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学东应邀发表重磅演讲,国内外政产学700多名代表齐聚南京,一起围绕“破浪2025:重构实业想象力”主题,聚焦世界经济的局势和走向,探索实业发展的全新风向,为苏商群体的转型发展积蓄能量、开拓新局。
强信心:关键之年的苏商底气
202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苏商群体跨越赶超的争先之年,“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踔厉奋发”成为大家的共同表达。
“苏商是江苏实体经济的骄傲,是创新发展的先锋。”江苏省工信厅一级巡视员李强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全省制造业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89.0,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希望广大苏商能够继续发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不畏挑战,乘势而上,为江苏乃至全国的实体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即将到来的2025年,是沙钢成立50周年。在新的历史航段,广大苏商如何奋楫争先、助力江苏经济航船稳健前行?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苏商会会长、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彬在致辞中分享了三点想法:一是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干字当头,展现新作为;二是加速数智转型,加快制造出海,打造新优势;三是推动融通发展,用好实业资本,争做新贡献。沈彬坚信,只要广大苏商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必将汇聚磅礴的苏商力量,必将推动江苏民营经济“一池活水”活力无限。
苏商会轮值会长、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徐浩宇认为,2024年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苏商群体始终保持着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坚守实业、深耕市场,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苏商会轮值会长、海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立宸表示,数字赋能未来,融合创造奇迹。数实融合不仅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数字化转型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江苏制造业实力强大,转型需求强烈,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推进数实融合,为江苏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今年3月,江苏省工信厅遴选公布了首批149家领航企业。领航企业是指在国内外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技术、标准、市场等方面具有较强话语权和影响力,综合实力强的大企业集团。为建立常态化联系制度,强化精准服务,年会上举行了“江苏省领航企业培育与服务中心”揭牌仪式,未来,该中心将通过加强金融和人才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引导领航企业提升管理能力,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创建世界一流企业。
观形势: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新周期,传统增长动能和新兴增长动能接续转换加速演进。明年的经济形势“怎么看”?制造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本次年会上,分享嘉宾们以深邃的洞察力与前瞻性思维,剖析宏观经济与产业经济形势,探讨若干经济热点问题,为苏商群体带来极具深度与价值的思考启迪。
江苏省数字经济学会理事长、南京大学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沈坤荣发表了题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与势》的演讲。他表示,随着总量规模的不断增加,中国经济的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尤其是经济发展进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链接的数智时代,使得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与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因此,推动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全面创新,筑牢传统产业基底,必须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发展未来产业。
苏商会联席会长、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顾祥悦表示,面对未来一年的挑战与机遇,今世缘将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他强调要尊重市场规律,把握发展节奏,将核心资源用于可持续发展,以现代化体制和机制支撑高质量发展。他认为,应冷静看待宏观经济和行业趋势,坚持长期主义,以品牌定义价值,怀揣必胜的信念抢抓机遇、奋力前行。
苏美达国际技术贸易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海净以《践行央企责任担当,护航中企破浪出海》为题作了分享。他指出,当前出海已成为大势所趋,是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时间窗口。作为央企,苏美达坚定地服务国家战略,致力于成为中国装备、中国品牌走出去和供应链稳定畅通的支撑力量,通过一站式服务全球化渠道,为中国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找路径:数实共进背景下的企业实践
在风高浪急的国内外环境下,在数实潮涌、逐浪全球、资本激荡的新趋势下,企业家更加需要坚定“全球视野、中国立场、江苏实践”,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责任使命,护航江苏经济乘风破浪。
苏商会联席会长、江苏零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明辉认为,对当下实体经济来说,拥抱数字化是必然的,只有把实体经济和数字化结合,才可能会实现繁衍。中国的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有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数字化赋能,这样才能实现双业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南钢集团总裁姚永宽表示,市场经济在数实融合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催化作用。他认为,市场经济的魅力首先体现在其能够高效地优化资源配置上,这是推动两大经济形态融合发展的基石;其次,市场经济还具备激发创意、鼓励创业以及促进持续创新的潜能。
中天科技集团CIO、江苏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时宗胜认为,企业没有市场就不能生存,但要想把市场做得更好,离不开数字化的支持。对任何人来讲,总想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这是最原始的需求,所以只有通过数字化,才能够把产品质量做得更稳定,把价格降得更低,这样你才有市场竞争力。复星全球合伙人、复星创富管理合伙人、联席CEO黄淼围绕《数实融合背景下的产业升级和资本赋能》主题展开演讲。以丰富的案例展现了AI赋能制造、零售、商务、财税在内的多种传统产业场景,揭示了AI在当下及未来的深刻价值。
在分论坛“2025苏商数实融合大会”上,苏商会副秘书长、创客公社联合创始人储伟伟向与会嘉宾汇报了《2024苏商数实融合案例分析报告》。同时,大会还发布了2024苏商数实融合先锋企业案例,举办了“苏商数实融合创新服务联盟”成立仪式。
指方向:中国经济增长的未来思考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年会上,知名经济学家、行业专家登台作重磅演讲,为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凝智献策、指点迷津,为苏商群体如何破浪2025提供行动指南。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资深教授、辛庄课堂学术总导师张维迎亮相年会现场,以《企业家精神与中国经济增长》为题作精彩演讲。他聚焦历次工业革命发展进程,呼吁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并以“斯密-熊彼特增长模型”阐释以企业家为中心的经济理论。张维迎表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在于企业家精神的发挥,要创造有利于企业家自由创新的环境,推动经济增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学东围绕《智能制造及机器人研究进展与未来思考》进行了主题演讲。他指出,机动性、自主性、智能性等特征使智能移动无人系统在陆地、空中和海洋等广阔空间内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无人驾驶车辆、无人配送服务以及智能海域探索等多个前沿领域。为了推动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的长远发展,未来应持续深化研发深度,不断提高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开新局:打造产城融合共同体
近年来,苏商会一直坚持带领广大苏商走出去,促进省内外乃至国内外地区的产业交流与合作。苏商会自2012年成立以来,在推进产城合作、政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打造了一个产业链融通发展的共同体。本次年会期间,“2025苏商投资江西省德安县产业合作恳谈会”同期举行,通过聚集行业顶尖智慧大脑,展现苏商与城市新动能,助力苏商与城市新发展。
大会还举行了“肇庆市人民政府产业对接驻会联络处”揭牌仪式和“国缘V9·问道2025苏商高质量发展(城市)论坛”启动仪式;同时举行了2025苏商战略合作单位签约仪式,苏商会与攀华集团、江西省德安县政府、上海美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此外,苏商会常务副会长俞文勤还为参会嘉宾做了苏商会2025六大服务行动说明。他表示,苏商会紧扣“高端化、内容化、社交化、全球化、科创化、公益化”的战略方向,制定了六项服务内容:第一,高端化方面,做好“店小二”,助力“制造强省”;第二,内容化方面,构建“舆论场”,唱响时代主旋律;第三,社交化方面,打造“朋友圈”,推动融合化发展;第四,全球化方面,充当“领航员”,护航苏企“出海”;第五,科创化方面,发动“助推器”,搭建创产投社群;第六,公益化方面,夯实“基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据悉,由苏商创服平台倾力打造的苏商领袖年会,自2005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八届。苏商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凝聚苏商、服务苏商、引领苏商、成就苏商”的立会宗旨,形成了一个以苏商为中心,社会各界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良性互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商业生态圈。未来,苏商会将进一步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数实融合路径创新,助推苏商厚植新质生产力,领跑新型工业化。(季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