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由南通大学、南通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南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南通市卫健委主办,崇川区委宣传部、南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承办的“问道中医药·洋眼探瑰宝”中外文化交流暨健康养生非遗展示活动在南通大学举行。

  南通崇川区委书记胡拥军介绍,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中医药产学研用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拓展和延伸中医药文化服务贸易,努力打造更多中医药文化知名品牌。

  近年来,南通崇川区坚持以“提升中医内涵,惠泽人民群众”为目标,大力推动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全区现有157家可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14家中医馆和1个中医阁,注册中医执业医师716人。今年以来,南通崇川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65岁及以上居民约12万人次,签订个性化中医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1100余个,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

  南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宇民介绍,南通大学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建设范曾艺术馆,把国家级非遗项目引入高校,力求在文化自信、守正创新、融会贯通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

  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冬梅介绍,南通近年来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持续深耕“爱上南通”“品味崇川”等文化交流品牌。南通市中医院和意大利锡耶纳医院缔结友好医院,海安市中医院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中医中心”,南通市卫健委今年派遣专家团队赴马耳他、圭亚那开展援外医疗和中医药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南通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现场,2025年南通崇川区“品味崇川”系列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计划发布,为14位“中医药文化交流使者”颁发聘书。南通崇川区委宣传部与南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共同签署《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区校合作协议》。

  活动的当天下午,来自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约30名国际友人,走进南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了解中医药历史和文化;走进南通汉药中医医院中药展示区,观摩推拿、拔罐等中医技艺,学习制作中药香囊、品尝中医药茶饮,接受专业中医师健康咨询服务;走进精华制药“王氏保赤丸”生产基地,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氏保赤丸背后的故事和制作技艺。(黄琳丽 陈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