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溧阳经开区紧紧围绕借助党外知识分子人才、智力、科研等资源优势,加深与各高校、科研机构的深度交流合作,持续巩固“知盟”成果,助力全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创新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盘活优势资源 实际出发转路径
紧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经开区优势产业项目,积极与省内高校开展合作共建,加强与高校在研学资源、研学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今年以来与东南大学等省内知名院校开展线上线下合作研讨10余次,南京科技创新座谈会顺利举办,中航气动院南方分院开工建设,东大溧阳创新中心科研综合楼顺利交付,国创中心申报有序推进。今年11月底,“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常州站暨新质生产力智“汇”常州创新创业大赛(东南大学全球校友专场)启动仪式成功举行。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溧阳科创人才服务驿站、东南大学溧阳校友之家落户经开区,经开区通过高质量承办东南大学本届全球校友生命健康行业赛,助推经开区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
搭建合作平台 用智用力助发展
依托“龙峰同心园”统战阵地,建立党外人士教育培训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开辟校地交流合作新路径,吸引各类专家学者前来调研指导20余次,打通科研教学到产业转化的快车道。国强兴晟获评常州市2024年度新能源战新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专项立项项目。统筹推进党外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和产学研平台建设,引进各类党外优秀人才。以市校企三方合作为载体,与省内10余所高校开展项目合作,特别是始终与东南大学保持稳定良好的合作,建成投运东南大学溧阳基础设施安全与智慧技术创新中心,推进产学研用深度发展。引进企业经营管理和技能人才百余名,打造高校党外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合作共赢模式。
深化人才支撑 建设队伍强根基
充分发挥“天目湖英才榜”政策效应,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20余场,为全区企业招引高校技术人才,开展本土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政校企合作”等活动10余场次,邀请100余名东南大学校友走进溧阳经开区,为区域发展出谋划策、献计出力;设立“大学生创业就业及社会实践基地”,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达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目的。
下一步,溧阳经开区将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借势借力借智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助力乡村振兴打造成招才引智的“新品牌”,联系服务高端人才的“新家园”、推介高校优势资源的“新窗口”,实现校地双方共建、共享、共促、共用,努力走出一条“有特色、展优势、见实效、创品牌”的发展之路,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王景东 王紫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