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盱眙县聚焦创造群众高品质生活,打好惠民生、暖民心、合民意“组合拳”,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截至目前,十大类30项民生实事项目已基本完成。

  “实”字当头,让幸福可感可知

  墨香苑小区始建于2005年,近几年小区出现外墙开裂、道路破损、停车不便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盱眙县实施墨香苑小区改造工程。“这次改造主要包括屋面防水、内外墙出新、雨污水分流等内容,同时增设照明、停车位以及充电桩等基础设施,让小区从内到外彻底大翻新。”县住建局副局长张滢滢说。“以前一下雨,楼栋墙体就会脱落,还砸到过我老伴。今年改得很实在,小区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小区住户孙祥凤说。今年,盱眙共改造老旧小区26个,惠及2029户。

  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还有出行。“之前上下学经常堵车。现在不仅路宽了,还有崭新的路灯,接送孩子方便又安全。”宣化小学学生家长谢辉对改造后的虎宣路赞不绝口。今年以来,盱眙县大力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对虎宣路、淮建路、金源北路实施道路改造提升,通过破损路基修复、拓宽机动车道、改善照明、改造雨污水和自来水管网等一系列举措,畅通城市“毛细血管”,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目前,金源北路提升改造工程已经完成,淮建路、虎宣路提升改造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暖”字贴心,让幸福持续升温

  一直以来,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教育是全县人民的共同心愿。盱眙县将县中振兴作为2024年民生实施项目的“头版头条”,出台《关于提速“县中振兴”的实施意见》,投入6800万元用于马坝高中改扩建,投入9300万元建设第二中学开发区分校,设立县中振兴专项资金600万元、圆梦教育基金2000万元,拨付教学质量奖241.8万元,探索“0+6”培养模式……一系列有力举措让“学在盱眙”品牌被进一步擦亮。

  “校车来啦!校车来啦!”家住水冲港的小诺是盱眙县“眙校亦家”寄宿制学校的第一批受益学生之一。以前因家庭原因,上学无人接送。正当小诺奶奶不知所措的时候,“眙校亦家”的老师来到了她家……

  今年,盱眙县以桂五镇中心小学为点位学校,打造“眙校亦家”寄宿制校园,切实解决困境儿童和有寄宿需求的留守儿童的“上学难”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馨。

  同样让群众感到幸福升温的还有普惠托育服务的扩容。今年,盱眙县建成1个省级普惠托育机构、2个市级普惠托育机构、新增150个普惠托位。目前,全县7个市级以上普惠托育机构通过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承受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有效缓解婴幼儿照护难题,为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广”字为要,让幸福遍地开花

  民生的广度直接决定幸福的普及度。走进位于盱颐养银龄生活馆的全市首个适老化产品体验馆,小到勺子、筷子,大到个人移动辅助器具、护理床一应俱全。老年人可根据身体状况、家庭空间体验、选择合适的改造项目。“设立这样一个体验馆,是为了帮助更多人认识到改善居家环境的必要性,尤其对于居家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而言,细微的改造就能带来很大的便利。”盱眙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盱眙县在为300户高龄及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以旧换新”项目,提升老年人居家便利性和安全性,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适老化改造带来的红利。

  盱眙县高效建成13家医保服务站、154家村级医保服务点,实现医保服务站(点)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县基层医保服务站点共办理医保业务5.74万件。作为补充,该县积极开展乡村医疗互助试点建设工作,参保人员单次住院医保报销后个人支付金额满2500元,即可申请领取补助金。今年,在马坝、黄花塘、桂五等8个镇街1942人次享受补助、补助金额118.96万元。

  此外,该县大力实施长护险项目,截至11月底,已覆盖参保人员10.97万人,开展失能评估351人次,累计287人享受长护待遇,提供居家照护1.42万人次,切实为失能家庭带去温暖的守护。

  一个个民生目标、一项项惠民工程从纸上跃入现实,一幅既有温度又有质感的幸福生活“实景图”正在都梁大地上徐徐展开。(姜彩兰 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