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安市清江浦区解放路与北京路交汇处东南方向有一座占地约70平方米的公共厕所,灰墙黑顶,美观大方,与周边绿化相得益彰。公厕内部,地面干净整洁,墙壁一尘不染,水龙头上也被重新包上了防冻棉,在独立的第三卫生间内,婴儿护理台和儿童专用设施应有尽有。“这个厕所是今年3月按照二类标准升级改造的,我每天早上六点多就会来这里打扫卫生。”正在扫地的保洁员武桂琴说,她清洁完地面后,又将洗手台擦得干干净净,并点燃了熏香放在了厕所的拐角处。

  “清江浦城区有近200座公共厕所,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公厕保洁作业安全规范》和《公厕管理制度》,并在每个厕所安排专人保洁,确保厕所全天候保持干净卫生。”区环卫事业管理服务中心采购科科长徐金兵介绍说,今年以来,清江浦区始终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将城区公厕建设纳入民生实事项目,不断推进城区老旧厕所改造和标准化新厕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努力实现城区环境质量、群众生活体验“双提升”。

  清河路周边有多个住宅小区,沿街商铺林立,人流量很大。为了方便周边居民、商户如厕,早在2014年清江浦区便在该路段一号生活大院小区对面设立了移动公厕。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公厕不仅里面设施老旧破损,外立面和主体框架也风化、生锈,存在安全隐患。今年7月,区环卫事业管理服务中心在区城管局的指导下在原址拆陈建新。新厕所不仅安排了专人管理,工具间里除了存放日常的洒扫工具还配备了灭火设备,每个隔间墙上都有警铃,如厕时若发生意外,只需按启警铃便会有专人前去查看救援。“新厕所不仅环境更好了,在功能和服务方面都有显著提升,特别对上了年纪的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有了更好地保障。”市民金小姐说,自己家的烟酒店就在厕所南边十多米远,每天都有市民去上厕所时顺道去买纸买烟,也算是带动了他们家的生意。

  “今年以来,我们以二类标准改造了4座老旧公厕,并准备在漕运城建设一座超过120平方米的一类厕所,里面将会设置专门的休息区,不仅有供人休息的座椅,还会安装空调、电视,设置图书角、擦鞋机等功能,极大地提升市民的综合体验。”区环卫事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冯岩表示,这些坐落在路边、角落里的公厕不仅关乎百姓生活,更折射文明风尚,中心将加快推进城区公厕建设,为市民提供干净、整洁、舒适、便利的如厕环境。(胡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