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晚,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博文讲堂》第十一讲活动,邀请作家蔡崇达走进中国药科大学,和广大师生面对面交流。

  “《皮囊》问世十年来写作心态与心境如何变迁?”“《皮囊》中展现的故乡情怀与远方梦想、理想与现实之间如何抉择?”“文学与阅读的意义在当今社会有何深远意义?”发布会上,蔡崇达针对读者关注的热点话题,深情回顾了其十年来的写作心路。“通过写作,我不断探索自我,从对远方的无限憧憬到最终回归家乡,我重新找到了内心的扎根之处,并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蔡崇达表示,“故乡与远方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只有深深扎根于土地,接受并利用家乡的滋养,我们才能有力地向往和追求天空中的自由与远方的无限可能。”

  蔡崇达认为,文学的价值并不在于直接提供人生答案,而在于陪伴读者一同探索自我,认识并理解更深层次的自我需求和认知。他鼓励大家将阅读视为自我灵魂关怀的体现和精神探索的旅程,而非仅仅为了应试或知识积累。他倡导以开放的心态去阅读,去感受书籍中可能带来的内心共鸣和启示,从而在阅读中寻觅到自己心灵的栖息地,消除面对困难和痛苦时的迷茫与孤独。

  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药科大学的同学们热情洋溢,纷纷向蔡崇达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见解。一位同学动容地表示,她非常喜欢蔡老师的《皮囊》这本书,也曾经在里面汲取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同时也问出内心的疑惑,从文学的角度看,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在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应该怎么思考人生的价值?

  蔡崇达结合自己的作品“故乡三部曲”——《皮囊》《命运》《草民》,鼓励同学们,即使面对暂时不顺利的人生,也要学会接受生活的不完美,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珍惜当下的感受与体验,学会在逆境中寻找个人价值与成长的机会。

  “作为最新一期‘博文讲堂’,蔡崇达以真诚且深刻的话语,分享了对写作、阅读、故乡、亲人等深刻话题的独到见解,让在场的每一位师生都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与洗礼。他不仅以丰富的文学素养和人生经历为师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深处的窗户,更鼓励同学们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追求内心的真实与自由。”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党委书记黄艳告说,“‘博文讲堂’是中国药科大学致力打造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良好的文化修养。系列活动已邀请众多知名学者来校举办名家报告、名师讲座,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生活,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营造了‘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在广大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