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人民法院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为全市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拓宽金融纠纷化解渠道,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加强与辖区金融机构的沟通联动,在金融调解委员会的支持下,六名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加入金融审判调解平台,充分发挥“外脑”作用,让金融工作人员参与金融纠纷的诉前指导、协调化解等工作,挂牌成立江阴市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站,大大提升金融案件的调解成功率。徐霞客法庭积极走访市域金融机构,开展行长进法庭活动,将其所在行案件审理情况、贷款逾期情况、逾期贷款即将进入诉讼情况与法庭进行对接,开展个案的调解工作、国家金融政策、法规的释明工作和规范金融机构的放贷行为。并成立代表、委员工作室,进一步搭建民意沟通桥梁和多元解纷平台。
扎实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徐霞客法庭积极开展巡回审判进金融机构活动,在发挥典型案例示范性裁判效应的同时,选派资深法官对金融借款、信用卡、融资担保等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菜单式”普法,取得“审理一案、化解一片”的辐射效果。持续加大金融审判宣传引导力度,积极借助各类新闻媒介,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专题报道、公布典型案例等方式,大力宣传金融审判的价值取向和裁判规则,增进民众对金融产品、服务和相应风险的识别度和知晓度,教育引导全社会增强诚信守法意识。(张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