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扬州市广陵区文峰街道党工委紧紧围绕大局大势,从严从实强化政治引领,用心用情做好服务管理,不断推进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焦铸魂强基,凝聚“银领”之力
木长必固根,立事先立心。文峰街道坚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老干部工作全过程,在理论武装、党纪学习、组织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离退休干部工作的首要任务,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及时传达学习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针对离退休干部党员实际,线下通过理论研讨、座谈交流等形式推进集中学习,利用“江苏老干部”“离退休干部工作”等平台及“初心”学习群促进网上学习,不断增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同时,推进老干部深入学习持续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探索实践党支部集中学、个人自主学、阵地引领学、上门服务学、线上推送学、现场观摩学、“五老”宣讲学等“七学”模式。以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组织离退休党员干部参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同步开展党纪知识竞赛、座谈讨论、文体展演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60余场,发放学习书籍1200余本。发挥省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头雁”引领作用,持续深化“银帆”支部联盟、“银辉课厅”阵地建设,推行“机关+社区+团队”模式,以机关离退休支部带动村(社区)离退休党员、志愿服务团体等群体,搭建“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参加政治生活”的平台,扩大党组织有形有效覆盖。开展“最美银发导师”推荐、评选工作,展示离退休党员老有所为的银发风采,形成“选树一个、引领一批、带动一片”的生动局面。
聚焦作用发挥,彰显“银辉”之彩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文峰街道持续为老干部搭好发光发热的平台,组织引导他们在基层治理、志愿服务、关心下一代成长等方面献计献策,真正把老干部所蕴含的正能量充分“激发”出来。打造养老互助“新引擎”,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下的互助养老服务,创新开发群众参与、科技助力、多方协同的“三位一体”“时间银行”智慧养老线上平台,实现服务时长“通存通兑”。通过完善积分评定细则,预留专项资金,不断优化志愿服务发布、接单、积分获取、积分兑换等工作流程,持续拓宽志愿服务参与度、覆盖面和影响力。自该项目启动以来,已设立公益性岗位10余个,培塑“银发导师”26人,招募志愿者200人,服务居民1200多人次,累计发放3530个公益积分。构建银青结对“新纽带”,充分调动辖区内“五老”资源优势,邀请省优秀五老、退役老兵等银发先锋为青少年开展专题讲座,以老同志的经验和智慧,促进年轻一代的学习与成长,覆盖人次共计200余人。持续推进机关离退休支部与社区共建,以银帆支部联盟为纽带、银发导师为引领,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社区服务和基层治理中来,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等形式,引导老同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赋能社区,服务基层群众。
聚焦服务保障,打造“银发”之湾
文峰街道始终关注老干部的日常生活,不断延伸各类服务内容,提升对老干部群体的服务水平。期间,整合各方资源,依托文峰街道社区老年大学,设置画室、书法室、文艺活动室等多种文化活动场所,并开办葫芦丝、舞蹈、礼仪等兴趣课堂,服务人次2000余人。依托老年大学教学点,开展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帮扶关爱服务,同时举办防诈、法律、养生等主题讲座50余次。联合辖区内的医疗资源,将辖区医疗机构、医药服务企业、公共服务单位、社会组织及相关团体紧密串联。通过搭平台、建机制、抓组织,将党建触角延伸到科技创新、院企地合作、志愿服务等方面,打造资源集聚、多方协同、上下联动的“健康链”,形成“特色化站点运营+专业化医养结合+联盟化健康服务”的大健康格局,满足老干部群体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完善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工作经费及党员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党建活动费用能够实报实销,严格执行离退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补贴发放。深化荣誉退休制度的内容,创新开展富有情感和温暖的退休仪式。持续落实包括年度健康检查、报刊订阅以及参观考察在内的各项福利制度;对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老同志,定期进行上门慰问和电话关怀,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鼓励在职党员与离退休干部结对子,通过一对一的方式提供日常生活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慰藉,使他们能够在晚年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关爱与陪伴。(王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