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春江街道坚持实干为先,统筹推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谋“新”重“质”,不断探索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

  行走春江 “新”潮澎湃

  这是一座正破浪前行的智慧新城。春江街道抢抓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的时与势,以“科创新高地、滨江新中心、文旅新地标”为发展定位,搭平台、强服务,推动科创企业拔节生长、新能源产业“链”上发力、低空经济与碳纤维产业耦合发展、“智改数转网联”赋能传统生产方式变革,科技、资本、人才融合开辟新的赛道,汇聚成竞逐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力量,持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不断释放街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项目招引 “质”感满满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生产力,归根到底要靠一个个“金种子”项目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这里,集聚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项目、睿恩新能源高倍率锂离子电芯研发制造项目、国能常州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项目等一批大牵引、上档次的产业类项目;在这里,引进了面向低空飞行器的夹层复合材料项目、可瓷化隔热防火材料项目、等离子喷丝雾化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等一批“小而优”“小而美”的科技、人才项目。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李文博士,带着其研制的产品——SNNMOX高安全超低温无铅启动用蓄电池来到常州。她说:“常州正在大力建设‘新能源之都’,我感觉选择这里创新创业,发展空间更大。”

  近年来,春江街道践行主动招商、协作招商、全民招商理念,招引优质项目39个,其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项目12个,科小项目12个,市“龙城英才计划”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16个。

  创新驱动 “生”机盎然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要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而科研机构既是科技研发的生力军,又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安泰创明研究院正是这样的新型研发机构,正通过加速科技创新产业化落地,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目前拥有授权专利110项,主持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5项。研究院硕士及以上人员占比27%,拥有江苏省双创团队1个,江苏省双创人才4名,省产研院JITRI研究员9名(含青年),省“333高层次人才”3名,市“龙城英才计划”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8名,孵化高科技企业2家,让更多引领时代潮流的新技术、新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在产业发展实践中“变现”。

  近年来,春江街道在建强平台载体,育强主体集群,做强创新生态上持续发力,涌现了一批极具创新力的企业和产品,拥有潜在独角兽企业3家、省瞪羚企业12家、江苏精品5个,实现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80%。

  抢抓风口 “产”业攀高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产业转型的大势所趋。产业竞争,唯“新”不破。春江街道依托百丈工业园转型升级,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深化“危污乱散低”企业“断舍离”,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

  印染企业超云纺织的华丽转身就是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生动缩影。投入大,产出少,环保要求高,让印染行业的传统优势逐渐消退,2022年超云纺织决定壮士断腕、先破后立,拆除原老旧厂房,打造超云科创园(一期),现已建成高标准、高品质的厂房5.4万平方米,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目前签约项目5个、在谈项目4个。超云科创园二期、三期正在规划中,总经理陈超自豪地描绘了一张发展新蓝图:“为了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先进产业链群迈向新质生产力,让先进优质生产要素流向新质生产力,我们组建产业招商队伍、开发数字化生产性服务平台、成立投资人俱乐部,将用十年时间,努力成为长三角有影响力的产业园服务商,布局产业园30个,运营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招引企业1000家。”

  在推动传统产业攀高的同时,春江街道将积极抢抓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风口机遇,加快重点项目招引聚集成势,大力促进新兴产业聚链、未来产业争先。

  “益”企同心 聚“力”向新

  新质生产力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培育和驱动形成的。如何激活企业创新活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离不开政府服务效能的提升。

  春江街道积极打造“‘益’企同心”服务品牌,推动经济发展和企业服务互融共促。坚持深入企业一线,听取企业心声,以最快速度响应各类诉求,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常州计蒙科技有限公司,主营高技术产品——铯光泵海洋磁力仪,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磁探企业。董辉表示:“去年我们从上海整体搬迁至常州,春江街道主动帮助我们开展申报并成功入选市‘龙城英才计划’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以及市‘龙城英才计划’双创优选项目,协调对接外部投资机构,获得股权融资350万元。今年又指导协助我们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还给我安排了人才公寓,让我在这里创业十分舒心。”(邹梅一 徐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