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遇到那位好心人,我很可能遭遇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近日,回忆起自己倒在马路边孤立无援、失去行动能力的情景,家住扬州市邗上社区莱福花园小区的72岁老人陈家乐仍心有余悸。“十分感谢汤晓明伸手帮了我一把,在关键时刻帮助我脱离险境。”经过三个多月的不懈努力,陈家乐终于见到了汤晓明,完成了他“面谢好心人”的心愿。
骑车摔倒,好心市民伸出援手
今年8月的一天,陈家乐骑电动车行驶至新城河路,因一时分心不慎连人带车摔倒在路旁,“我当时人摔倒在非机动车道,电动车压在身上,当时感到全身乏力,腿部被电动车重重压在下面无法动弹。”身体各处传来的疼痛让他使不上丝毫力气,就在陈家乐感到绝望无助的时候,此时,一位步行经过的热心路人,奋力抬起了压在他身上的电动车,迅速将他搀扶起来。这位好心人就是汤晓明,在询问了陈家乐家的电话号码后,汤晓明迅速联系上了陈家乐的家人。在其家人赶来后,汤晓明默默地离开了。
“当时这位好心人在现场停留了20分钟左右,一直陪伴在我身边,还不停安慰我,询问我的伤势,但我忘记询问他的姓名和联系方式。”陈家乐因摔倒导致胯骨骨折,随后被送往医院进行手术。手术过后,在家休养的陈家乐一直记挂伸手帮他一把的汤晓明。他暗下决心:“如果没有他,不敢想象我会遭遇什么样的危险状况,比如长时间被压导致更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等我身体康复了,我一定找到他当面感谢。”
电话中婉拒回报,当事人最终找到施助者
陈家乐回忆说,扶起他的热心人是一位看起来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对方没有右胳膊。在陈家乐家人赶到之前,好心的汤晓明安慰陈家乐时,无意中说,自己住在新城河路附近,看到有人遇到困难就赶紧过来帮忙了。
陈家乐牢牢记住了这个信息。从医院治疗回家后, 陈家乐也曾通过当时汤晓明给其家里人打电话时留下的号码,联系上汤晓明,但低调的汤晓明不愿透露自己的名字,只说自己住附近的幸福小区。电话那头,汤晓明对陈家乐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没必要把这些信息公开,也不希望得到什么回报。
今年10月下旬,待康复后, 陈家乐通过莱福花园小区所属的邗上街道兰庄社区,联系幸福小区所属的邗上社区,请求社区帮忙寻找好心人。在社区的帮助下,他终于如愿找到了汤晓明。经确认,陈家乐所述之事属实。
完成面谢心愿,他肢体残疾却心怀感恩
11月5日,在邗上社区的协助下,在幸福小区,陈家乐见到了汤晓明,达成了面谢好心人的心愿。陈家乐激动地握住汤晓明的手,眼中满是感激:“现在遇到老人摔倒,很多人会犹豫,怕扶了之后给自己招惹麻烦。你毫不犹豫地赶来帮忙,真的让人很感动!”
“我相信不管是谁碰到了类似的情况,每个人都会这么做。”面对陈家乐的道谢,汤晓明认为只是举手之劳,知晓陈家乐康复较好,心里为他开心。让人值得称道的是,汤晓明虽然是残疾人,但浑身充满了正能量。如今的他因为残疾没有工作,可即便如此,他在生活中也总是热衷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在小区里,他会主动清理公共区域的垃圾,为大家创造一个整洁的环境;当有老人在小区里散步累了找不到地方休息时,他会把自己家的小板凳拿出来给老人坐。汤晓明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善良与温暖,虽然身体有残疾,但他的心灵却无比美好。
汤晓明说,在自己因残疾而对生活感到绝望时,曾经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帮助下,顺利走出至暗时刻,“今天的我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重拾生活的信心,是社会给予的爱心和力量支持起来的。受过帮助,就要回馈,我想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一个传递正能量、被社会需要的人。”
“汤师傅的善举展现了人性至善,传递着温暖人心的力量。”邗上社区党总支书记徐俊介绍,在危急时刻,普通人之间的守望相助往往最暖人心,“汤师傅看似平凡的一个善举,感动了受助者,温暖了整个社区,社区将通过多种形式传播弘扬汤师傅的凡人善举,引导居民做好事从身边小事做起。”( 张燕 邗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