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黄海海上救援演练 “硬核”上演

  救援力量包括直升机、飞行救生圈、水下机器人等8类

  当大型试航船舶与载有新能源车辆的集装箱船舶发生碰撞,并引发系列险情,如何高效救援?昨天,在启东沪通集装箱码头前沿水域,“2024年南通市海上搜救综合演习暨大型试航船舶救助专项演练”上演了一场“海陆空”立体救援。

  当前,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等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江苏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南通海工装备、船舶制造规模分别约占国内的25%、10%,正在奋力向世界级船舶海工集群挺进。本次演习由南通市水上搜救中心主办,南通海事局、启东市人民政府承办,旨在检验“新三样”运输以及大型船舶试航的应急处置能力,推动船舶通航与新兴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发展。

  上午10点,演习拉开序幕。试航船“海龙36”因舵机故障失控,与“海鸥”轮和一艘渔船发生连环碰撞。事故导致“海鸥”轮集装箱坠落引发火灾,一名船员受伤;“海鸥”船体受损;渔船3人落水。“有火灾险情,请求救援……”接到求救信号后,水上搜救中心迅速响应,指导船上人员自救,并协调搜救力量赶赴现场。演习共出动搜寻救助人员200余名,动用海巡艇、消拖两用拖轮、风电运维船等各类船艇13艘,救助力量包括直升机、无人机、飞行救生圈、工作艇、水下机器人等8类,是一场实战化的“海陆空”大练兵。

  演习中,“海巡0107”通过抛投救生索和攀爬网救助落水人员;直升机悬停救助受伤人员并迅速转移至医院;三艘消拖两用拖轮紧急进场灭火;“海巡21”释放潜水机器人清理“海龙36”螺旋桨上的渔网……海巡艇、民兵渔船、无人机、直升机、消防车、救护车协同作战,展现了“海陆空”立体搜寻救援的高效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演习中首次运用风电运维母船通过波浪补偿栈桥进行大规模人员快速转移,数分钟内成功救援落水和受伤人员,有效控制火势。

  本次演习涵盖了险情处置、落水人员搜救、遇险人员转移、消防灭火、大型船舶拖带、搁浅船舶救助等多个科目,为“新三样”海上运输积累了宝贵经验。

  近五年来,南通市水上搜救中心累计开展水上救助356次,成功救助遇险船舶473艘次、遇险人员3335名,救助成功率99.22%。未来,该中心将全面筑牢海上交通安全责任屏障,进一步提升长三角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应急反应、保通保畅等协同联动水平,为南通沿海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吴霄云 王军凯)